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醫藥行業持續深化資本運作與激勵機制優化的背景下,復星醫藥近日宣布完成一項重要股權調整舉措。公司通過多維度評估後啟動限制性A股股票回購註銷程序,並同步收回相關現金分紅權益,這一系列操作既體現了對股東利益的審慎維護,也為後續激勵政策的疊代升級奠定了基礎。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醫藥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根據公告披露信息,2024年8月至12月期間共有11名激勵對象因離職原因失去股權持有資格。其中首次授予激勵對象中2人涉及未解除限售股票1.83萬股,預留授予激勵對象9人則對應1.88萬股需回購註銷。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不僅收回股份本身,還同步追繳了此前代管的分紅收益——包括首次授予部分對應的2022及2023年度股息,以及預留授予部分的2023年現金分紅。這一操作流程充分體現了股權激勵計劃中關於人員流動管理條款的嚴謹性。
更關鍵的調整源於公司整體業績表現未能滿足既定考核要求。根據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勵方案設定的條件,當年度業績目標達成情況直接影響第三期解除限售安排。數據顯示,92名首次授予激勵對象持有的72.32萬股進入第3個限售期的股份、57名預留授予激勵對象對應的13.68萬股第二個限售期股份均需強制回購註銷。兩項合計86萬股的核心資產退出,直接反映出考核機制對經營結果的有效約束。
此次總規模達89.71萬股的股權調整,全部按照初始授予價格21.29元/股執行回購,總計動用自有資金1910.01萬元。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處理流程中嚴格遵循了股東大會授權範圍及監管要求:從決策程序看,方案先後獲得臨時股東大會、A/H股類別股東會表決通過;在財務安排上堅持使用公司自有資金而非融資渠道,既保持資本結構穩定又避免額外成本負擔。
本次股權激勵計劃的執行結果,不僅完成了對原有協議條款的履約承諾,更通過動態調整機制強化了長效約束。從短期看,股份回購註銷將優化每股收益指標;從中長期觀察,則為後續制定更具針對性的激勵方案提供了實踐依據。這種基於業績導向、兼顧人員流動管理的操作範式,展現了醫藥企業在資本運作中平衡戰略目標與合規要求的能力,對行業同類機制設計具有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