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物流 資訊詳情
2025年物流行業現狀分析:多地物流降本增效政策舉措
 物流 2025-04-14 11:32:36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物流行業在政策支持和技術創新的雙重驅動下,迎來了降本增效的新機遇。多地通過優化運輸結構、提升基礎設施效能、打破數據孤島等措施,推動物流行業高質量發展。本文將分析各地在物流降本增效方面的具體舉措及其成效,並探討未來的發展方向。

  一、多地物流降本增效的政策舉措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物流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近期,浙江、湖南、湖北、海南、河南等多地下發了降物流成本的行動方案,通過政策組合拳推動物流行業降本增效,進一步釋放經濟活力。例如,雲南保山通過創新物流服務模式,實現了產業生態的高效協同。2024年,保山市郵政快遞業累計寄遞咖啡超1200萬件,帶動網絡交易額近200億元,同比增幅達31.9%。依託客貨郵融合等創新路徑,咖啡上行物流成本縮減超1200萬元。

  二、物流行業降本增效的具體目標

  根據《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到2027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力爭降至13.5%左右。在此背景下,各地紛紛制定了具體目標和實施路徑:

  海南印發《海南省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實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全省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不超過14.5%(剔除「中國洋浦港」因素影響),以更好地支撐海南自貿港建設。

  河南提出全省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1個百分點以上,打造全國物流降本增效先行區。

  湖北提出到2027年,全省綜合立體交通網骨架更加完善,基礎設施聯網補網強鏈深入推進,運輸結構持續優化,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取得顯著成效。全省鐵路貨物運輸周轉量較2023年增長10%左右,港口貨櫃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15%左右。

  浙江提出爭取到2027年全省鐵路、水路貨運量較2023年分別增長8%和10%。

  三、物流基礎設施與服務模式的創新

  多地通過優化物流基礎設施和服務模式,提升物流效率。例如,江蘇取消境內101座船閘收費並建立新建船閘免費機制;安徽對主要港口及中歐亞班列貨櫃貨車通行費減免50%;湖北支持多式聯運工程建設,對通過國家驗收的每個項目給予2000萬元一次性獎補;河南對總投資超5000萬元的重大物流基礎設施項目,按照不超過核定總投資額30%的標準給予補助。

  四、物流數智互聯水平的提升

  政策端也發力提升物流數智互聯水平。浙江提出用好「四港聯動」雲平台,打破全省海港、陸港、空港數據孤島,強化車、貨、倉信息共享,讓貨車不再「空跑」,園區更加「有序」。海南表示推進物流數據開放共享,推動省物流集團2026年建成省級智慧物流大數據平台,支持海口市開展物流數據開放互聯試點工作,動態接入國家物流信息平台,深化全省物流數據開發利用。

  五、物流行業的數位化轉型

  當前,交通物流領域的數位化、智慧化轉型正加速推進。以糧食運輸場景為例,受生產周期影響,物流需求呈現顯著的季節性峰值。在傳統模式下,單一公路運輸存在成本高企、運力波動的問題,而鐵路運輸雖具備規模優勢,卻常因車皮調配需提前數周甚至數月規劃,導致發貨計劃頻繁延遲。現在,通過中儲智運智慧多式聯運系統後台,輸入運單號,一條計劃完備、節點明確的糧食運輸軌跡清晰可見。通過智能算法,5分鐘就可以生成一套完整的公鐵聯運方案。通過智算系統,每噸糧食的運輸成本直降80元至100元,運力匹配時效提升60%以上。

  六、物流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物流行業現狀分析指出,物流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包括鼓勵跨界融合創新,支持物流業態與平台經濟、低空經濟、無人駕駛技術協同發展,推廣無人車、無人機、無人倉等「無人化」智能裝備的規模化應用,引領物流產業向智能化、生態化縱深邁進。智能化車貨匹配有效破解了生產經營中「找車難、效率低、成本高」的傳統物流痛點,為供應鏈降本增效提供技術支撐。

  總結

  2025年,物流行業在政策支持和技術創新的雙重驅動下,迎來了降本增效的新機遇。多地通過優化運輸結構、提升基礎設施效能、打破數據孤島等措施,推動物流行業高質量發展。通過這些舉措,物流行業不僅提升了效率,還降低了成本,為實體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未來,隨著數位化、智慧化轉型的加速推進,物流行業將向智能化、生態化縱深邁進,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築牢物流基石。

熱門推薦

物流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