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通用機械 資訊詳情
智能未來新賽道:家電巨頭搶灘機器人產業的戰略突圍與技術挑戰
 機器人 2025-04-15 15:07:31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突破性進展,家用電器正加速向智能化、服務化方向轉型。作為傳統製造業代表的家電企業,在面臨行業增長瓶頸的同時,紛紛將目光投向更具潛力的機器人領域。通過整合自身在智能硬體研發和場景理解上的優勢,這些巨頭正在重塑人機互動邊界,並試圖在家庭服務、工業應用等細分市場建立技術壁壘。這一戰略選擇既是對智能家居生態的延伸布局,也折射出企業對人工智慧產業化落地的深層思考。

  一、智能化轉型需求驅動家電企業跨界機器人領域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機器人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家電行業與機器人的結合併非偶然。一方面,傳統家電產品正通過嵌入AI算法實現功能升級(如掃地機器人),而另一方面,消費者對家務替代和個性化服務的需求催生了更複雜的場景應用需求。美的、海爾等頭部企業在20172021年間率先行動:

  美的通過併購國際工業機器人企業快速構建技術基礎,並成立AI研究院推動核心零部件研發;

  海爾則聚焦家庭服務場景,規劃清潔、陪護、人形三大類機器人產品線;

  TCL等品牌也以陪伴機器人為切入點試水市場。

  這種戰略選擇本質上是家電智能化的「二次躍遷」——通過將機械結構設計、場景理解能力與AI技術深度融合,企業試圖在家庭服務和工業自動化領域開闢新增長曲線。

  二、巨頭入場:差異化優勢與競爭壓力並存

  相較於專注於特定功能的創業公司,家電巨頭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在三個維度:

  1. 全產業鏈整合能力:從電機、傳感器到雲端算法的垂直研發體系,使其能更高效地將機器人技術反哺傳統產品線(如洗護機器人集成衣物管理功能);

  2. 場景數據積累優勢:依託數十年消費洞察和千萬級用戶交互數據,企業可精準定位家庭服務機器人的痛點需求(如掃地機器人避障算法優化);

  3. 品牌與渠道協同效應:現有家電銷售渠道和售後服務網絡能快速實現機器人產品的市場滲透。

  然而挑戰同樣顯著:人形機器人仍面臨運動控制、能源效率等技術瓶頸,而價格敏感型消費市場對產品性能要求極高。數據顯示,202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僅63.39億元(銷量1.24萬台),說明規模化應用尚需長期技術突破。

  三、技術攻堅與商業化路徑:從場景落地到通用智能的跨越

  當前行業呈現「分階段推進」態勢:

  短期聚焦垂直領域應用,如清潔機器人已實現規模化出貨;

  中期發力具身智能融合,海爾通過UHome大模型訓練多模態感知系統,推動外骨骼、圍棋陪練等產品的場景適配性提升;

  長期探索人形機器人的通用能力突破,美的在核心零部件(減速機、電機)上的研發投入被視為關鍵壁壘。

  行業分析顯示,到2035年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超4000億元,但技術成熟度與成本控制仍是決定性變量。例如家庭服務場景中,機器人需同時處理多模態交互、動態環境適應等複雜任務,當前算法仍難以在通用場景實現穩定表現。

  總結

  家電企業入局機器人賽道的本質,是用硬體製造優勢重構「智能生活」生態位。通過將傳統產品智能化與專用服務機器人開發雙線並行,企業在開闢第二增長曲線的同時也在推動AI技術的產業化落地。儘管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仍需跨越技術鴻溝,但其在清潔、養老等細分市場的滲透已驗證了需求潛力。未來競爭的關鍵,在於誰能率先實現從「功能替代」到「情感交互」的智能躍升,並構建起跨場景的生態壁壘。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機器人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