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電子元器件 資訊詳情
動力電池安全標準升級:新技術與產業變革的必經之路
 電池 2025-04-16 13:48:57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工信部近期正式發布《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以下簡稱「新國標」),該標準將於2026年7月1日起實施。作為行業最高安全基準,新國標的出台標誌著中國動力電池技術發展進入以「零容忍」為核心的安全新時代。此次修訂不僅強化了電池全生命周期的檢測維度,更推動產業加速向高安全性、高性能的技術路徑轉型。

  一、新國標的核心目標與產業影響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電池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新國標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准發布(2025年3月28日),是繼2020版後的全面升級。其核心在於通過更嚴苛的安全測試要求,倒逼企業提升電池設計、製造及應用水平。標準起草單位涵蓋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頭部動力電池企業,以及特斯拉、寶馬等國內外主流車企,體現了全產業鏈對安全共識的深化。相較於舊版,新國標首次將「不起火、不爆炸」列為強制性指標,並細化了熱擴散、底部撞擊和快充循環三大關鍵場景的技術門檻。

  二、三大新增測試項目的技術升級

  1. 熱擴散測試:從預警到徹底阻斷

  在原有外部加熱觸發方式基礎上,新國標引入內部加熱模擬更複雜失效場景。要求電池在熱失控前需滿足「不發生起火或爆炸」,同時必須提前5分鐘提供報警信號,並確保煙氣不對車內乘員構成威脅。這一升級將推動企業從材料耐高溫性、電芯結構隔熱設計等方面進行系統優化。

  2. 底部撞擊測試:強化物理防護能力

  針對電池包在實際使用中的機械損傷風險,新國標新增底部撞擊試驗標準。要求模擬車輛托底等極端工況時,電池不得出現泄漏、外殼破裂或起火爆炸現象,並需通過絕緣電阻檢測驗證密封性。該測試直接關聯車身設計與電池封裝工藝的協同改進。

  3. 快充循環安全:保障高頻充電可靠性

  新增的快充循環後安全測試規定,動力電池在經歷300次快速充電(如15分鐘充滿80%)後,仍需通過外部短路等極端條件考驗且不得起火爆炸。此舉將加速大功率快充技術與電池熱管理系統的疊代,尤其對高鎳三元材料體系的穩定性提出更高要求。

  三、新國標推動固態電池與鈉電產業化進程

  標準提升直接利好安全性更高的新型電池路線。固態電池憑藉無電解液設計和更寬溫域特性,成為滿足「零熱失控」要求的關鍵技術選項。目前多家車企已規劃量產時間表:例如某自主品牌計劃2027年實現全固態電池裝車,而跨國企業大眾集團正與固態材料商合作推進產業化進程。中科院專家預測,儘管全固態電池商業化需510年才能突破規模應用瓶頸,但新國標將顯著加速其研發節奏。

  與此同時,鈉離子電池憑藉成本優勢和優異熱穩定性,在儲能及低端車型市場迎來發展機遇。兩類技術的並行發展,將為中國動力電池產業構建多層次安全防護體系提供支撐。

  結語

  新國標的實施標誌著中國電動汽車產業正式邁入「安全與性能雙驅動」階段。通過強制性標準重塑行業競爭格局,既為技術創新指明方向,也倒逼產業鏈協同突破材料、工藝和系統集成瓶頸。隨著固態電池等新技術的商業化進程加速,動力電池的安全邊界將持續拓展,最終實現從被動防禦到主動預防的技術跨越,推動電動汽車產業在全球市場形成更高安全標杆。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電池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