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教育 資訊詳情
教育數位化賦能未來:構建智能時代新型育人體系
 教育 2025-04-16 13:26:28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加快推進教育數位化的意見》(教辦〔2025〕3號),提出以人工智慧為核心驅動力,通過基礎設施升級、資源共建共享和安全屏障築牢三大支柱,推動教育全要素、全流程的智能化轉型。這一政策旨在構建覆蓋全民終身學習的智慧教育生態體系,為應對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提供人才支撐,助力教育強國目標實現。

  一、夯實數字基座:優化教育新基建布局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十五五教育行業發展研究與產業戰略規劃分析預測報告》指出,文件強調加強教育數位化基礎設施建設,要求將公共網絡、算力資源向教育領域傾斜。具體措施包括推進IPv6規模部署及應用,擴容中小學校出口帶寬;建立區域與高校算力資源共享機制,並推動智慧校園標準化建設。同時提出要加快建成覆蓋全國的教育專網和行業雲平台,逐步實現教育應用全面上雲,為人工智慧技術深度融入教學提供底層支撐。

  二、激活智能引擎:打造教育大模型創新生態

  意見明確將"AI+教育"作為核心突破方向,要求加快建設自主可控的人工智慧教育大模型。重點完善多模態語料庫建設,構建覆蓋思政、科學、美育及數學物理等基礎學科的垂直領域數據集,並建立算法安全評估機制確保價值導向。通過試點探索人工智慧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場景,如開發"AI+X"實驗教學中心、智能學伴系統等,推動形成人機協同的教學新模式。

  三、重構資源體系:構建高質量數字教育資源網絡

  國家智慧教育平台將升級為"四橫五縱"架構樞紐,集成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及終身教育四大領域資源。要求各地各校開發精品課程,優先覆蓋科學教育、特殊教育等薄弱環節,並建設終身學習學分銀行實現學歷與非學歷教育互通。通過智能化推薦系統和動態評價機制,構建起從國家到地方的分級分類資源管理體系,預計未來三年將新增百萬級優質數字教育資源。

  四、深化治理變革:數據驅動教育精準化轉型

  文件提出建立國家級教育大數據中心,打通學校、教師、學生全鏈條數據壁壘。通過"教育數字地圖"實現學位預警、專業動態調整等決策支持功能,並構建基於大數據的增值評價體系。在考試招生領域推進數位化改革,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試點全程在線服務,同時強化網絡安全防護體系建設,重點保障未成年人個人信息安全。

  五、拓展國際視野:塑造全球數字教育新範式

  我國將通過"慕課出海""魯班工坊"等項目構建跨國教育資源共享網絡,計劃五年內與100所海外高校共建數位化課程。同步打造世界數字教育大會等品牌活動,發布全球數字教育發展指數報告,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特別提出建設中文數字學習資源庫,預計到2030年實現全球50個國家中文教育數位化覆蓋率提升40%。

  六、強化保障機制:構建可持續發展生態

  政策要求建立多元投入體系,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教育新基建,並通過應用成效評價納入學校評估指標。在安全層面,落實人工智慧算法備案制度,探索學分互認等跨境合作機制。同時強調將數字素養培養貫穿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全階段,預計2026年前完成全國教師智能教學輪訓全覆蓋。

  該政策的實施標誌著我國教育數位化進入系統化、生態化發展階段,通過技術賦能實現從資源供給到治理模式的整體性變革。未來三年內,依託自主可控的技術體系和開放合作的國際網絡,中國將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智慧教育新範式,為全民終身學習提供普惠、便捷、智能的服務支撐,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中搶占教育創新制高點。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教育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