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全球能源轉型的深化,光伏行業正經歷從傳統技術向新一代高效路線的疊代。在TOPCon、HJT等技術路徑中,BC(異質結背接觸)電池憑藉更高的轉換效率和更低的度電成本優勢脫穎而出,成為市場關注焦點。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密集布局預示著該領域即將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電池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頭部光伏企業通過工藝優化與設備革新,成功將BC電池量產效率提升至新高度。最新推出的高效組件產品可實現24.8%的轉換效率和670W綜合功率輸出,較常規TOPCon組件分別提升1.5個百分點及40瓦特。這一突破性進展不僅使系統發電量提高8%11%,更通過降低每瓦1122分的BOS(平衡系統)成本顯著增強了項目經濟性。
終端市場對高效組件的需求持續攀升,疊加技術瓶頸的有效解決,推動BC電池產能進入加速建設周期。行業數據顯示,頭部企業已啟動大規模產線投資計劃,預計到2025年將實現從示範線到GW級量產的跨越發展。這種規模效應將進一步攤薄製造成本,形成"技術進步降本增效市場擴容"的良性循環。
BC電池產業化進程正在重塑光伏產業生態。上游設備製造商加快專用鍍膜、雷射設備的研發疊代;輔材環節如銀漿耗用量優化與透明導電膜的技術突破同步推進。從電池片生產到組件封裝,各環節企業正通過技術適配與工藝創新構建新型供應鏈體系。
總結來看,BC電池憑藉其綜合性能優勢已成為下一代光伏技術的領跑者。隨著產能釋放節奏加快和技術經濟性持續驗證,該領域有望在2025年前後迎來規模化應用拐點。產業鏈中具備核心技術儲備和先發製造優勢的企業,將在這一變革浪潮中占據戰略主動地位。從投資視角看,電池片工藝升級、專用設備國產化以及新型輔材替代等細分賽道均存在顯著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