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我國外貿行業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經濟形勢下,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活力。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出口同比增長6.9%,進口下降6%。在全球經濟增長動能不足、貿易保護主義加劇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因素依然較多的情況下,我國外貿頂壓前行,實現了規模增長和質量提升。本文通過對我國外貿的現狀、積極變化、面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的分析,探討我國外貿行業的發展態勢。
《2024-2029年全球與中國外貿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前景報告》指出,2025年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到10.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其中,出口6.13萬億元,同比增長6.9%;進口4.17萬億元,同比下降6%。這一數據表明,儘管面臨諸多外部壓力,我國外貿依然保持了穩定增長,進出口規模連續8個季度超過10萬億元。民營企業進出口占比進一步提升,達到86.1%,顯示出民營企業在外貿中的活躍度和競爭力不斷增強。此外,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進出口增速高於整體,機電產品進出口增長較快,其中家用電器、筆記本電腦、電子元件等出口增長顯著,自動數據處理設備零部件、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等進口增長較快。
一季度,我國外貿領域呈現出多方面的積極變化和新趨勢。首先,經營主體活躍度進一步增強,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達到52.9萬家,比去年同期增加3.3萬家。其次,對外合作空間進一步拓展,與傳統市場的貿易保持較強韌性,對德國、西班牙、英國等進出口實現較快增長。同時,區域開放布局進一步優化,中西部地區進出口1.84萬億元,增長8.7%,增速比全國整體增速高7.4個百分點。此外,外貿的「含新量」進一步提升,裝備製造業產品進出口增長7.6%,占外貿進出口的比重進一步提升至22.8%。
儘管我國外貿在一季度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仍面臨諸多挑戰。美國政府的關稅霸凌行為對全球貿易造成了負面影響,我國堅決採取反制措施,捍衛多邊貿易體制和經濟全球化。同時,我國將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與各國開展互利共贏的經貿合作。東協繼續穩居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一季度進出口1.71萬億元,同比增長7.1%。中歐貿易也保持穩定增長,一季度進出口1.3萬億元人民幣,增長1.4%。此外,我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進出口規模再創歷史新高,達到5.26萬億元,同比增長2.2%。
在農業領域,我國與東協、歐盟以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合作持續向好。外貿行業分析指出,一季度,我國自東協進口農產品526.5億元,增長13.8%,對東協出口農產品379.2億元,增長1.4%。我國從歐盟進口啤酒、豬肉分別增長25.7%、17.5%,對歐盟出口水產品、乾鮮瓜果分別增長34.4%和10.8%。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農藥製劑增長15.5%,農業機械增長37.2%;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禽肉進口量增加32.9%,乾鮮瓜果進口量增加8.5%。
綜上所述,2025年我國外貿行業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經濟形勢下,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活力。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出口增長顯著,進口雖有所下降,但整體外貿保持穩定增長。我國外貿在經營主體活躍度、對外合作空間、區域開放布局和外貿「含新量」等方面呈現出積極變化和新趨勢。儘管面臨美國關稅霸凌等外部挑戰,我國堅決採取反制措施,捍衛多邊貿易體制,同時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與各國開展互利共贏的經貿合作。東協、歐盟以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是我國外貿的重要夥伴,農業領域合作持續向好。未來,我國外貿將繼續在穩定增長、質量提升和創新發展等方面發力,為全球經濟穩定和增長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