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3年第一季度,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外貿成績單。在出口結構持續優化、進口需求升級的雙重驅動下,區域經濟展現出強勁韌性。自主品牌競爭力和機電產品出口成為核心增長極,同時高附加值商品的進出口占比穩步提升,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在出口結構優化方面,大灣區自主品牌產品表現尤為突出:一季度自主品牌商品出口額達2876.3億元,同比增長12%,占整體出口比重較去年同期提升2.1個百分點至22.2%。這一增長表明,區域內企業通過技術升級和品牌建設,在國際市場上逐步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機電產品作為大灣區外貿的傳統優勢領域,一季度延續了強勁的增長勢頭。具體來看:
電腦及其零部件出口額同比增長19.5%,反映數位化轉型對全球市場需求的拉動;
電工器材和家用電器分別增長12.9%和6.8%,顯示傳統製造領域的技術疊代成效顯著;
新興產業表現亮眼,電動汽車、摩托車和船舶出口增速分別為107.8%、46.4%和32.2%,成為拉動出口結構升級的重要力量。
在進口端,大灣區企業正加速布局高技術含量產品。一季度數據顯示,進口領域逐步擺脫低端依賴,更多聚焦於提升產業配套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高端設備及關鍵零部件。這種結構性調整不僅滿足了區域內產業升級的需求,也推動區域經濟邁向更高附加值的發展階段。
總結與展望
2023年第一季度,粵港澳大灣區外貿表現印證了其作為「中國開放窗口」的強勁活力。自主品牌出口占比提升、機電產品競爭力增強以及進口結構優化,共同勾勒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圖景。未來,在創新驅動和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下,大灣區有望進一步鞏固全球產業鏈樞紐地位,為中國經濟穩增長提供更堅實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