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為規範直播電商產業布局,提升區域經濟活力,深圳市商務局近日印發《深圳市直播電商基地(園區)認定管理辦法》,通過明確運營標準、強化監督管理等舉措,加速構建高效協同的直播電商生態體系。該政策聚焦基礎設施建設、企業集聚效應和行業合規管理,旨在打造具有標杆意義的產業集聚區,助力深圳搶占數字經濟新高地。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直播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根據管理辦法,深圳市將直播電商基地(園區)細分為三類主體:綜合型園區需滿足規模化運營要求,聚焦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專業服務類基地側重技術支撐和內容創作能力,為入駐企業提供孵化支持;商品交易類基地則以實際銷售為導向,通過直播間數量和GMV指標衡量商業效能。這一分類體系既體現差異化發展路徑,又強化了產業鏈各環節的協同效應。
(一)園區准入門檻明確要求運營主體需為在深圳註冊滿兩年的法人實體,且總面積不低於1萬平方米,其中60%面積須由直播電商企業及服務類企業使用。入駐企業數量不得少於20家,並需配套專業服務、金融服務等核心功能模塊。
(二)專業服務類基地則要求運營主體成立時間滿一年,重點提供包括技術支撐和內容創作在內的特色服務,推動資源高效整合。
(三)商品交易類基地的硬性指標更為直接:直播間數量需達10個以上,且上一年度月均GMV須穩定在1500萬元人民幣以上,確保實際商業價值轉化能力。
管理辦法建立了「核查公示監督」全鏈條管理體系。申報主體需承諾定期向商務部門報送經營數據,並配合重大事項變更報備。對於已認定基地實行動態監測,若出現嚴重失信行為或未達標的運營狀況,將面臨取消資格處罰。同時強調安全生產、網絡安全及個人信息保護責任,要求入駐企業合法合規開展直播活動。
各區商務部門被鼓勵通過租金補貼、設備投入支持等措施優化營商環境,並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這一「市級統籌+區級落地」模式既保證政策統一性,又增強地方適配性,為基地發展注入持續動能。
結語
深圳市此次出台的認定管理辦法,通過清晰界定標準、完善監管框架和強化配套服務,系統性推動直播電商產業向規範化、專業化方向升級。政策不僅明確了空間載體的功能定位與運營要求,更將合規經營置於核心考量,為培育行業標杆提供了制度保障。未來隨著政策落地實施,深圳有望進一步鞏固其作為全國數字經濟創新中心的地位,形成可複製的產業集聚發展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