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於4月在中美貿易摩擦加劇的背景下拉開帷幕。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國際貿易盛會,本屆展會不僅成為觀察中國外貿韌性的窗口,更展現了企業在外部壓力下開拓新市場、推動技術創新的堅定步伐。數據顯示,截至開幕前,境外採購商預註冊量中「一帶一路」國家占比達72%,歐美國家僅占10.5%;線下到會人數同比增長8.9%,創下歷史同期新高。這既體現了非美市場的潛力,也折射出中國外貿主體在複雜環境下的戰略定力與轉型活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外貿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面對美國加征關稅的不確定性,家電及消費電子領域參展商普遍採取「靜默應對」策略。某知名家電企業區域總監透露,其對美業務占比已從2018年的30%降至當前不足10%,並暫停新訂單與新產品投入。與此同時,企業將目光轉向歐洲、中東等市場,通過技術升級和本地化布局對衝風險。例如,海信高端電視在海外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94%,格力電器則在東南亞及歐洲實現穩定增長。參展商普遍強調「避免內卷」,認為聚焦產品競爭力是破局關鍵。
本屆廣交會首次設立的服務機器人專區成為焦點,展台人流密集甚至需限制人形機器人的運行以維持秩序。某工業機器人企業負責人表示,其協作機器人產品出口至歐洲、南美等市場,年營收達2億元;另一家專注農業採摘機器人的企業則憑藉視覺識別技術吸引大量詢價。數據顯示,儘管美國市場占比下降,但歐洲及東南亞客戶對技術應用場景的濃厚興趣推動了行業熱度。受訪企業普遍認為,非美市場的旺盛需求正為機器人產業打開新空間,預計全年出口將保持增長態勢。
在關稅壓力下,中國製造業加速向「高附加值+全球化」模式轉型。某家電龍頭企業以「AI Your Life」為主題展出116英寸Mini LED電視及自研畫質晶片技術,凸顯其依託核心技術的差異化競爭策略。另一家白電企業則通過強化海外本地化生產與營銷網絡建設,將美國市場波動影響降至可控範圍。這些案例印證了中國外貿主體正從「價低取勝」轉向以技術創新和品牌價值驅動增長的新階段。
結語:廣交會釋放的積極信號
本屆廣交會不僅展現了中國企業在關稅風暴中的戰略定力,更通過機器人專區等創新領域傳遞出產業升級的強勁脈搏。無論是家電企業向高端市場的突圍、機器人廠商的技術突破,還是採購商結構中「一帶一路」國家占比的持續提升,都表明中國外貿正以多元化市場布局與自主創新能力構建抗風險屏障。在國際市場波動加劇的背景下,這種韌性將成為支撐全球供應鏈穩定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