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安徽省以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13.1%的亮眼成績實現首季"開門紅",其中出口增長達17.3%,進口增長4.8%。這一成績單背後,是安徽通過外貿夥伴多元化、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以及精準政策賦能形成的三重發展動能,展現了開放型經濟的強大韌性。
安徽持續深化與主要經濟體的經貿合作,2023年進出口總值躍居全國第九位,覆蓋136個國家和地區。今年前兩月對東協進出口增長22.8%,其中泰國市場增幅達31.6%;一季度歐盟繼續保持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雙邊貿易額同比增長14.6%至281.5億元。在廣德市的環保家具生產車間裡,智能化生產線正為歐洲訂單加速運轉,綠色產品持續拓展國際市場份額。
以新能源汽車、光伏組件和鋰電池為代表的"新三樣"表現尤為突出,一季度合計出口172.7億元,同比增長58.3%。汽車產業延續強勁勢頭,每半小時即有一輛國產車駛向海外市場,帶動行業出口額突破204.8億元。企業加速海外布局步伐,在東南亞、中東等地落地多個光伏電站項目,其中某企業在泰國建設的水面光伏系統創下區域抗颱風新紀錄。
安徽通過"徽動全球"出海行動打出政策組合拳,一季度民營企業貢獻了69.6%的外貿增長動能。政府聯合金融機構為中小微企業定製融資方案,在潛山市某刷業小鎮,返鄉創業青年憑藉政策支持拿下超千萬支縫隙刷的海外訂單。今年計劃組織50場重點展會、帶動超5000家企業參與國際競合,同步推進金融便利化改革,持續鞏固外貿"開門紅"成效。
從數據躍升到結構優化,安徽外貿發展正由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提升轉變。通過構建多元市場格局、強化產業競爭優勢、釋放制度創新紅利的三維驅動體系,為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隨著更多穩主體拓市場的務實舉措落地見效,這片創新涌動的土地將持續書寫"長紅"故事,在全球產業鏈重構中彰顯安徽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