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消費醫療逐漸成為傳統醫療企業的重要增長點,而醫美行業則是這一趨勢的典型代表。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醫美行業正迎來新一輪的變革與機遇。本文將從醫美賽道的蓬勃發展、AI技術的推動作用以及行業面臨的挑戰三個方面,深入探討醫美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醫美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近年來,醫美行業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4月,我國已註冊9754家醫美相關企業,現存超過16萬家醫美相關企業,其中超六成企業成立於近三年。這一數據表明,醫美行業正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投資熱點。
除了傳統醫美企業,許多醫療器械公司也開始布局醫美賽道。例如,一家上海的醫療器械公司開始圍繞外泌體開展業務,這是一種近年來宣稱有細胞抗衰功效的物質。類似地,一家美國運動醫學領域的醫療器械公司也開闢了醫美新賽道,面向中國消費者提供富血小板血漿(PRP)技術,這種技術過去用於治療運動損傷,如今被用於改善肌膚功能。
此外,一些原本從事細胞基因治療(CGT)產品製備的CDMO廠商也開始開拓再生醫學業務。例如,一家CDMO廠商成立了全資子公司,探索細胞治療的衍生業務,涉及外泌體和重組蛋白等技術,主要針對醫美等消費醫療客戶。跨國美妝巨頭也開始押注再生醫學領域,例如一家美妝巨頭戰略投資了生物技術公司,從事與重組膠原蛋白相關的技術。
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為醫美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機構投資者正在將「AI賦能」列為醫美企業核心估值指標,率先打通AI在「實驗室—臨床—用戶反饋」全鏈條應用的公司有望獲得更多溢價。
AI技術在醫美領域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AI可以幫助醫美企業優化產品的開發流程,例如加速藥物的研發和美妝產品的設計。其次,AI在診斷領域也提供了新的商機,例如通過皮膚檢測設備,藉助AI算法,分析皮膚的水分、彈性、色素沉澱等十多項指標,並給出改善膚質的解決方案。此外,AI在微整形領域的應用也備受關注,例如通過AI技術可以讓微整形的效果更自然協調。
儘管人工智慧技術為醫美行業帶來了諸多機遇,但也面臨著倫理和隱私方面的挑戰。例如,某民營醫院推出的「AI定製五官」服務引發了爭議,業內質疑該技術會製造「千人一面」的「審美霸權」。此外,AI技術的決策透明性也需要關注,醫生和患者應該理解AI的建議是如何作出的,避免黑箱問題。
未來,隨著AI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醫美行業將迎來更多創新應用。例如,AI與虛擬現實技術的結合,可以讓患者在手術前通過VR頭盔預覽術後的3D虛擬效果。此外,個性化的植入物設計也是一個重要方向,例如通過3D列印結合AI算法,設計出適合患者解剖結構的假體或填充物。
總結
醫美行業正站在新的起點上,消費醫療的市場潛力和AI技術的推動作用為行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然而,行業也需要在技術應用與倫理隱私之間找到平衡點,確保技術的健康發展。未來,隨著更多創新技術的引入,醫美行業將迎來更加個性化、精準化的服務,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