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咖啡作為全球三大飲料之一,擁有龐大的消費者群體,是僅次於原油的全球第二大商品。近年來,隨著全球消費水平的提升,咖啡行業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機遇。2025年,咖啡行業將進入新一輪增長期,新興市場的崛起和可持續發展的挑戰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以下將從多個方面對咖啡行業的現狀及未來趨勢進行分析。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咖啡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全球咖啡市場自21世紀初以來呈現出穩健的增長趨勢,種植面積和產量也在不斷提高。從2000年到2021年,全球咖啡種植面積從1.07184×10⁷ hm²增加到1.13320×10⁷ hm²,年均增長率達到0.27%。在2013—2022年期間,咖啡產量增長了89.38萬噸,增幅約為9.31%;咖啡消費量增長了147.91萬噸,增幅約為17.31%,消費增速高於產量增速,全球咖啡需求增長顯著。
咖啡豆種植與供應鏈管理是咖啡產業的基石。全球咖啡種植區域主要集中在赤道附近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的「咖啡帶」。目前全球約有70個咖啡主產國,其中巴西、越南、哥倫比亞等國在2021年的咖啡收穫面積合計占全球總面積的56.30%,占總產量的73.90%。巴西作為全球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占總產量的30.19%。
咖啡供應鏈可以簡單劃分為三個環節:上游環節,咖啡豆的生產及初加工,主要在中南美洲和東南亞等地區進行;中游環節,對咖啡豆進行深加工,將咖啡生豆轉化為熟豆並完成流通運往門店;下游環節,咖啡的調製和銷售通過健全的線上和線下銷售渠道實現。對於滲透產業鏈的頭部品牌來說,他們貫穿上下游各個環節,具備產品議價能力,實現全產業鏈的深度布局。
在品牌競爭方面,雀巢(Nescafe)在速溶咖啡領域占據領先地位,而星巴克(Starbucks)和咖世家(Costa)則在連鎖市場第一陣營。根據歐睿國際數據,雀巢以22.6%的市場份額位居全球市場第一,Jacobs Douwe Egberts以9.6%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後,星巴克和拉瓦薩(Lavazza)各占2.5%,並列第三。英國著名品牌咖世家,全球擁有近4000家門店,其中中國有459家,成為第二大國際連鎖咖啡品牌。
歐洲咖啡館數量積極增長,預計到2025年歐洲品牌咖啡店市場將達到45000家,5年複合年增長率為3.9%。中國則是咖啡品牌發展最活躍的國家,瑞幸(Luckin)等新興咖啡品牌表現突出。全球範圍內,還有如日本的%(Arabica),義大利的拉瓦薩(Lavazza),美國的皮爺咖啡(Peet’s Coffee)、藍瓶咖啡(Blue Bottle Coffee)等受歡迎的品牌。
在全球咖啡消費格局中,已開發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呈現不同的現狀與發展態勢。歐盟作為最大的咖啡消費經濟體,其年均消費量約占全球的25%,美國也以其龐大的消費量和強大的咖啡品牌,在全球市場中占據顯著地位。據《2022年中國咖啡產業報告》數據,2021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達到3817億元,同比增長27.2%,預計到2025年將超過10000億元。上海市的咖啡店數量超過1萬家,成為全球範圍內擁有最多咖啡店的城市。此外,東亞大約有12萬家咖啡店,中國占了總量的近42%。在中國咖啡店數量如此驚人的擴張速度下,東亞咖啡市場正經歷快速增長,中國已成為世界咖啡行業中的強國。
全球咖啡市場的主要驅動力正逐漸從傳統消費區域轉向新興大國。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全球咖啡消費量在2017—2022年間穩步增長,其中中國、韓國等新興經濟體的咖啡需求增長顯著,中國的咖啡消費量複合年均增長率達到12.5%,新興大國的消費潛力正在逐步釋放。巴西和越南等國也通過對咖啡產業的補貼、支持可持續發展和對外開放等措施,推動產業向上游發展。
全球咖啡豆種植在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機遇與挑戰並存。亞洲市場的迅猛增長為咖啡消費開闢了新的增長點,國際咖啡組織預測,全球消費量將持續上升。然而,氣候變化對咖啡種植產量和品質產生影響,瑞士蘇黎世應用科學大學的研究指出,至2050年,全球適宜種植面積可能減少50%以上。面對如此嚴峻的挑戰,部分國家和企業正在採取政策以推動產業的可持續性:巴西通過信貸和技術支持提升咖啡生產的氣候適應性;越南農戶也在探索可持續種植方法,以增強作物的生產效率;星巴克和雀巢等企業通過投資研究可持續發展項目,致力於提升咖啡種植的可持續性。
全球咖啡產業鏈正迎來重構,這一變革由需求增長、新興市場崛起、生產技術共同推動。自20世紀90年代《國際咖啡公約》修訂後,全球咖啡產業向市場經濟過渡。據美國農業部數據,從2013年到2022年,全球咖啡消費量增速超過產量增速,這表明需求正在牽引產量增長。產業鏈的重構體現在生產種植和加工技術革新方面:在生產環節,一些傳統區域不再適宜種植咖啡,從而推動咖啡種植區域的轉移和新種植技術的採用;在加工環節,技術提升使得咖啡豆的加工更加精細和標準化。
咖啡行業趨勢分析指出,全球咖啡品牌陣營正處於變革的十字路口,這一趨勢由多重因素驅動。據國際咖啡組織數據,全球咖啡消費量預計在2023—2024年同比增長2.2%,這一需求的增長為新品牌進入市場提供了機會。當前全球咖啡市場涵蓋現磨咖啡、速溶咖啡、便利店咖啡機等多種消費場景,多樣化的市場結構為新進入者提供了突破點。星巴克在美國市場的戰略性收縮,以及中國市場的資本和創業企業的加速進入,如瑞幸咖啡的快速融資和估值增長,顯示了全球咖啡市場動態的演變。
(一)迎接咖啡消費新浪潮
咖啡行業正迎來新一波消費浪潮,相關企業必須通過產品創新和品牌差異化來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咖啡的需求。技術革新十分必要,智能化設備的應用如咖啡機器人的引入,提高了生產效率和質量,滿足消費者個性化調配的需求。在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咖啡企業採取環保包裝、可持續種植等措施,響應環保趨勢來提升品牌形象。跨界合作也是品牌發展的重要策略,通過與書店、藝術館等機構合作,共同打造多元化消費場景,豐富消費者體驗,同時拓寬行業的市場邊界。
(二)重構更具競爭力的咖啡產業鏈
在全球咖啡產業鏈的重構中,提升競爭力的核心在於應對全鏈條的挑戰,並採取合理有效的對策。上游種植環節面臨的主要挑戰是氣候變化對供應穩定性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