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首季度,醫美行業的三家領軍企業——華熙生物、愛美客和昊海生科,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下滑成績單。這一現象不僅反映了傳統醫美企業正在經歷的轉型陣痛,也揭示了行業內部深層次的變革與挑戰。從營收下滑到戰略調整,從市場競爭到管理困境,三巨頭的表現成為行業未來走向的風向標。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醫美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華熙生物,曾被譽為「玻尿酸行業翹楚」,其業績的驟降令人矚目。自2022年創下63.59億元營收巔峰後,公司營收已連續下滑,至2024年跌至53.71億元。淨利潤更是遭遇斷崖式下跌,從2022年的9.61億元驟減至2024年的1.74億元,2025年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再度下降58.13%。
華熙生物的業績下滑並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交織的結果。公司正處於「第三次戰略升級」的陣痛期,專注於糖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兩大新興領域。這一轉型伴隨著管理成本的顯著增加——從2022年至2024年,管理費用從3.93億元增至6.58億元,管理費用率也從6.18%上升至12.26%。
公司解釋稱,管理變革導致的職工薪酬增加以及產能布局帶來的折舊攤銷費用上升是主要原因。2025年3月,華熙生物進行了管理層的大規模調整,三名副總經理被免職,同時財務總監和供應鏈負責人晉升至管理層。這一人事變動似乎與公司對當前形勢的判斷相吻合:「我們的組織結構和人才儲備未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與華熙生物相比,愛美客的跌幅略有收斂,但同樣遭遇了增長的瓶頸。2024年愛美客的營收增速下滑至5%的歷史低點。自2015年以來,愛美客的營收逐年攀升,從最初的1.12億元、1.41億元等區間,穩步增長至2023年的28.69億元,直至2024年達到30.26億元。
儘管其明星產品「嗨體」在2024年仍實現了3.14億元的銷售額,但溶液類和凝膠類注射產品的增速均已降至個位數。具體來看,溶液類注射產品在2024年的營業收入為17.44億元,同比增長4.40%;凝膠類注射產品營業收入為12.16億元,同比增長5.01%。
愛美客的策略轉向引人關註:一方面,加快產品更新換代,2024年完成了「緊戀」和「濡白天使」的延續註冊;另一方面,積極併購,開拓肉毒毒素、司美格魯肽、米諾地爾搽劑等新領域。然而,其以13.86億元收購韓國REGEN的戰略布局亦可能面臨不確定性。
昊海生科則展現出在醫美領域的獨特優勢。2024年財報顯示,昊海生科的營業收入達到了26.98億元,同比增長1.64%,歸母淨利潤為4.20億元,同比增長1.04%。作為一家綜合性生物醫藥企業,昊海生科的業務遍及眼科、醫美、骨科等多個領域。
在醫美領域,玻尿酸產品是公司的核心業務之一,擁有包括「海薇」「姣蘭」「海魅」和「海魅月白」在內的多款產品。特別是「海魅月白」,這是昊海生科在2024年7月新批准的第四代玻尿酸產品。2024年,其醫美與創面護理業務板塊的營收接近12億元,占總營收的44.38%,其中玻尿酸產品收入超過7億元,同比增長23%,但增速已從2023年的95.54%大幅下降,呈現出增長乏力的跡象。
昊海生科正在嘗試通過引入膠原蛋白、羥基磷灰石微球等新材料來實現業務突破。儘管如此,醫美的增長仍難以彌補集采政策導致的利潤下降。
目前,新興替代材料正在重塑市場版圖,羥基磷灰石因其能促進膠原蛋白再生而備受青睞,重組膠原蛋白也被看好,認為其具有強勁的成長潛力。預測顯示,重組膠原蛋白有望複製透明質酸的輝煌,從供應鏈政策的不斷完善、技術突破,到需求端應用場景的持續拓展,形成良性發展循環,市場空間也將不斷擴大。
然而,除了來自新興競爭者的挑戰,審批門檻也成為制約行業增速的重要因素。國內對三類醫療器械的高要求,使得研發周期長、難度大、環節多、投入重,因此擁有合規產品的公司具有明顯的先發優勢。
總結
醫美行業的三巨頭——華熙生物、愛美客和昊海生科,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轉型陣痛。從營收下滑到戰略調整,從市場競爭到管理困境,三巨頭的表現成為行業未來走向的風向標。面對行業的變革,三巨頭採取了不同的戰略應對:華熙生物實施了激進的改革,愛美客採取了更為穩健的創新策略,昊海生科則嘗試通過新材料實現業務突破。未來,誰能在材料科學上率先取得突破,誰能在商業化體系上更有效率,誰能在監管趨嚴的環境下保持創新,誰就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