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我國能源結構的不斷優化,電力供需形勢和綠色能源發展備受關注。2025年一季度,全國電力供需總體保持平衡,電力保供形勢良好。與此同時,風電和光伏發電裝機規模首次超過火電,標誌著我國能源轉型進入加速階段。未來,電力供需平衡與綠色能源發展將成為能源領域的兩大核心主題。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電力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研究報告》指出,2025年一季度,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全社會用電量累計同比增長2.5%。二季度預計電力供需仍將保持總體平衡,但迎峰度夏期間,華東、華中、西南和南方區域的部分省級電網可能出現緊平衡狀態。由於去年同期水電發電量較高,火電基數較低,加上二季度用電需求增長較緩,火電發電量降幅有望收窄甚至回正。火電出力在迎峰度夏期間可能呈現邊際好轉,為局部地區的電力供應提供支撐。
2025年一季度,我國風電和光伏發電合計新增裝機7433萬千瓦,累計裝機達到14.82億千瓦,首次超過火電裝機規模(14.51億千瓦)。這一里程碑事件表明,我國能源結構正在加速向低碳、綠色方向轉型。風電和光伏發電作為清潔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速度和規模不斷擴大,對傳統火電的替代作用日益顯著。一季度,風電和光伏合計發電量達到5364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22.5%,較去年同期提高4.3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占比達到39.8%,同比提高4.8個百分點。風電和光伏的快速發展不僅滿足了部分新增用電需求,還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傳統火電的發電量,推動了能源結構的優化。
2024年,全國全口徑火電裝機規模為14.4億千瓦,其中煤電裝機11.9億千瓦,占火電總裝機的35.7%。到2025年一季度,併網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合計裝機規模達到14.8億千瓦,首次超過火電裝機。預計2025年全年,火電裝機規模將達到15.5億千瓦,其中煤電裝機約12.7億千瓦,占火電總裝機的比例將降至33%左右。與此同時,水電裝機規模預計為4.5億千瓦,核電裝機6500萬千瓦,併網風電裝機6.4億千瓦,併網太陽能發電裝機11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約4800萬千瓦。火電裝機規模的調整和煤電占比的下降,進一步體現了我國能源結構向清潔化、低碳化轉型的趨勢。
隨著風電和光伏發電裝機的持續快速增長,未來綠色能源裝機規模超過火電將成為常態。這一趨勢為相關領域帶來了廣闊的投資機會。在火電板塊,部分企業有望在供需緊平衡的背景下實現邊際改善;在核電板塊,裝機規模的穩步增長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支撐;在水電板塊,優質企業憑藉穩定的發電能力和資源優勢,具備長期投資價值。此外,風電和光伏發電的快速發展也為綠色能源板塊帶來了新的增長點,相關企業值得重點關注。
儘管電力供需總體平衡和綠色能源發展前景向好,但行業仍面臨一定的風險因素。需求下滑、價格波動、成本上升、降水量減少以及地方財政壓力等問題,可能對電力行業的發展帶來挑戰。特別是在迎峰度夏期間,局部地區的電力供需緊平衡狀態可能進一步加劇,需要提前做好應對措施。
總結
總體來看,2025年我國電力供需形勢總體平衡,綠色能源發展進入加速階段。風電和光伏發電裝機規模首次超過火電,標誌著我國能源結構轉型取得重要進展。未來,隨著綠色能源的持續快速發展,電力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需警惕潛在的風險因素。電力供需平衡與綠色能源轉型將成為我國能源領域的兩大核心主題,推動行業向更加清潔、低碳的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