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能源 資訊詳情
能源領域民企發展迎來新機遇
 能源 2025-04-29 11:08:57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國家相關部門發布了多項政策措施,旨在推動民營企業在能源領域的深度參與和創新發展。這些舉措不僅為民營企業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也為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新型能源體系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通過支持民企參與核電、水電、油氣儲備等重大項目,以及鼓勵其在新型儲能、智能電網等領域的創新投資,能源領域的民營經濟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一、民企參股核電,助力能源安全與低碳轉型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能源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在能源結構調整和低碳轉型的背景下,核電作為清潔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成為民營企業投資的新熱點。近期,多個核電項目獲得核准,包括浙江三門三期工程、福建霞浦壓水堆項目等,共計10台機組。這是我國連續兩年一次核准5個新核電項目,連續四年每年核准超過10台機組,顯示出核電發展的強勁勢頭。

  截至目前,我國在運和核准在建核電裝機容量已超過1.2億千瓦。2024年,全國核電發電量達到450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7%,占全國總發電量的4.5%。核電的快速發展不僅有效減少了標煤消耗約1.4億噸,還減少了二氧化碳排放約3.7億噸,為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作出了重要貢獻。

  民營企業通過參股方式參與核電項目投資,已成為一種新趨勢。例如,近期核准的5個核電項目中,民營企業所持股比均達到10%以上。這不僅為民營企業提供了新的投資機會,也為核電行業注入了更多市場活力。

  二、民企投資能源基礎設施,打造新增長點

  除了核電項目,民營企業在水電、油氣儲備設施、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等能源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也備受關注。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油氣管網主幹線或支線項目,以及「沙戈荒」大基地的投資建設,成為能源領域新的投資增長點。

  在充電設施領域,民營企業的發展尤為迅速。截至2024年底,規模以上(運營1萬台以上充電設施)運營商中,民營企業占比超過80%。這不僅推動了充電基礎設施的普及,也為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民營企業還積極參與光熱發電、生物質能多元化利用和可再生能源供暖等項目,為能源多元化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這些投資不僅有助於提升能源供應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也為地方經濟增長注入了新的動力。

  三、科技創新驅動,民企引領能源變革

  科技創新是能源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民營企業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目前,一大批民營企業深度參與智能電網、儲能、氫能、可再生能源、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等領域的國家科技計劃項目,民營企業參與的前四批能源領域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約占50%。

  為推動能源技術創新,相關部門鼓勵民營領軍企業參與研究制定重大能源科技戰略規劃、政策標準,支持國家科技創新平台與民營企業協同合作。同時,支持民營能源企業加快數位化改造和智能化轉型升級,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創造了有利條件。

  四、優化市場環境,支持民企融資發展

  新型能源體系的一個顯著特徵是市場在能源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為此,相關部門不斷健全市場准入制度,推進油氣管網運銷分離,引導民營企業更便捷進入油氣市場競爭性環節。同時,制定進一步深化電力業務資質許可管理的實施意見,支持民營施工企業積極參與電網建設。

  目前,我國民營售電公司已達2400餘家,占售電公司總數近60%。近60萬家零售用戶通過零售市場購電,去年實現零售交易電量3.6萬億千瓦時,占市場化交易電量的58%。這些數據充分顯示了民營企業在能源市場中的活躍度和影響力。

  在融資方面,相關部門持續支持能源領域民營企業發行上市、再融資、併購重組和債券融資,鼓勵金融機構提高綠色金融服務能力,開發更多符合能源領域民營企業特點的專項信貸產品。這些舉措為民營企業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助力其實現可持續發展。

  五、提升服務效能,優化能源營商環境

  為打造民營企業願意來、留得住、發展好的能源領域營商環境,相關部門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制定深化提升獲得電力服務水平全面打造現代化用電營商環境的意見,低壓辦電「零投資」服務對象拓展至160千瓦及以下民營用電企業,進一步降低辦電成本。

  電網、油氣管網等提供公共服務的能源企業及時公開相關技術標準、規範要求、輸送能力、運行情況、價格標準等信息,為民營企業投資和經營決策提供了公開透明的信息。預計未來五年,新增低壓辦電「零投資」受益主體將超過100萬戶。

  此外,相關部門還探索拓寬融資渠道,推動利用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能源重點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為民營企業提供了更多發展機會。

  總結

  隨著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實施,民營企業在能源領域的參與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從核電、水電到油氣儲備設施,從新型儲能到智能電網,民營企業正成為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新型能源體系建設的重要力量。通過優化市場環境、支持科技創新和融資發展,能源領域的民營經濟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為能源安全和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能源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