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南海之濱,陽江正以其豐富的海上風能資源為依託,推動工業綠色轉型,打造零碳製造的新標杆。作為廣東省海上風電資源最為富集的地區之一,陽江不僅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更通過科技創新和產業鏈整合,逐步構建起以綠色能源為核心的零碳工業體系。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十五五工業行業發展研究與產業戰略規劃分析預測報告》指出,陽江地處南海要衝,海域面積位居廣東省第二,海上風電資源稟賦得天獨厚。目前,陽江海上風電建成及在建規模共計1300萬千瓦,吸引了多家行業龍頭企業,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風電裝備製造產業集群之一。豐富的海上風能資源為陽江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綠能」,為實現製造業零碳生產打下了堅實基礎。
陽江綠能示範產業園規劃總面積約17平方公里,分為高新區、陽東、陽西3個園區,重點發展海上風電裝備、特種鋼鐵、動力電池、儲能設備等產業。園區重點引入受碳排放約束度高、需要綠色標籤的出口導向型製造企業,並構建由綠電為電源的園區供電體系,打造零碳製造業,逐步升級為零碳園區。
零碳生產不僅需要綠電,更離不開科技引領的產業鏈支撐。陽江綠能示範產業園以科技引領,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不斷完備,以及生產工藝和產品創新升級。園區構建集海上風電、分布式光伏、儲能電站和智慧能源管理等於一體的綠色供電體系,打造集資源開發、裝備製造、研發設計、檢測認證、運維管理、綜合服務等於一體的「綠能」全產業鏈。
在陽江高新區綠能示範產業園,東方電纜高端海纜系統南方產業基地的立式成纜設備自動運轉,24小時即可絞合海纜5—6公里。東方電纜自主研發的全球首根500千伏交流三芯海纜已投入應用,打破了國內外超高壓海底電纜採用單芯海纜傳輸的局面。三芯海纜占海面積更小、經濟性更優,在節約用海資源、降低安裝及運維成本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
陽江已成立海上風電實驗室等科創平台,與企業合作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多項關鍵技術研發與示範應用走在全國乃至全球前列。這些創新技術的應用幫助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節約資源、減少排放,逐步形成對生態環境友好的零碳工業。
在三峽新能源陽江發電有限公司展廳內,一台名為「三峽引領號」的風機模型造型奇特,引人注目。這種漂浮式風機由錨鏈繫於海底,能抵禦超17級颱風,是海上風電邁向深遠海的利器。創新技術的應用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更為零碳生產提供了有力支持。
根據廣東省發展改革委關於開展零碳園區建設有關前期工作的通知,實現「綠電直供」,就地、就近消納綠電,是建設零碳園區的一個重要條件。陽江市陽東區東平鎮正在建設我國首個海上風電海陸一體柔性直流輸電工程,為陽江三山島4個海上風電項目的綠電架起一條外輸的「高速路」。
陽江建設零碳園區在摸索中前進,取得了初步成效。2025年4月,國家能源局批覆,支持在陽江建設高比例綠電供應園區,打造廣東省綠色低碳外貿出口特色園區。目前,陽江市與廣東電網公司及相關風電企業已就綠電供應、投資界面等問題達成基本共識。
能碳管理認證方面,陽江已委託廣東電力設計研究院多次和國際機構對接交流有關碳足跡認證要求,利用「雲、大、物、移、智」等數位化技術手段,建設園區能碳管理平台,通過數位技術賦能園區能碳管理工作。據測算,園區全部建成後,每年可提供約33億千瓦時可物理隔離可溯源且符合歐盟碳邊境調節稅認可的綠電直供,助力廣東增強產業競爭新優勢。
總結
陽江以其豐富的海上風能資源為依託,通過科技創新和產業鏈整合,逐步構建起以綠色能源為核心的零碳工業體系。從海上風電資源的開發到綠電直供的實現,從科技引領的產業鏈完備到創新技術的應用,陽江在零碳製造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取得了顯著成效。未來,陽江將繼續推動綠能示範產業園納入國家綠電直供、綠電認證試點,進一步打造國家級零碳園區,為工業綠色轉型樹立新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