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我國機器人產業在政策支持與技術創新的雙重驅動下,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從工業機器人到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正逐步滲透到製造業的各個環節,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的重要力量。特別是在科創板上市企業的引領下,機器人產業在技術突破、場景應用和生態構建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為智能製造注入了新動能。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機器人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5年,隨著系列政策的落地實施,科創板企業正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推動機器人技術實現跨越式發展。其中,運動控制和動力解決方案成為技術突破的關鍵領域。某企業表示,人形機器人技術正處於從實驗室走向實際應用的關鍵階段,其核心部件如無框力矩電機和關節模組平台正在持續疊代升級。該企業還透露,2025年一季度機器人行業收入實現了45.83%的高速增長,募投項目預計將於2025年上半年投產,進一步釋放伺服系統的產能。
另一家企業則積極布局機器人技術與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的深度融合,致力於開發具有感知、學習、決策和執行能力的智能機器人。通過推出重載機器人和重載SCARA平台產品,該企業正推動機器人從「專用設備」向「通用智能體」轉型,進一步拓展其應用範圍。
智能機器人作為多學科融合的產物,其技術基礎與科創板六大戰略新興產業高度契合,應用場景也日益廣泛。某專注於3D視覺傳感技術的企業,推出了豐富的機器人視覺感知產品矩陣,如雙目相機和雷射雷達等,為各類機器人提供了多樣化的視覺應用選擇。受益於AIoT領域的業務增長,該企業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91億元,同比增長105.63%,並實現淨利潤2431.5萬元,成功扭虧為盈。
在焊接領域,某企業正在建立焊接參數資料庫,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對大量焊接數據進行分析和學習,為機器人提供智能化的焊接參數推薦,從而實現焊接過程的智能化控制,顯著提高焊接質量和生產效率。未來,該企業還將在產線優化、機器視覺、運動控制、故障預判等領域加強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為客戶提供更多創新解決方案。
智能物流機器人與人形機器人在底層技術上具有相通性,某企業已成功實施數千台自主移動機器人項目,具備領先的實時動態切換定位導航技術及機器人集群調度算法。未來,該企業將持續探索語言大模型、視覺大模型、多模態大模型等人工智慧技術與工業機器人及智慧倉儲物流系統的深度融合,以實現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物流管理和智能製造。
機器人產業作為智能製造的核心驅動力,正通過底層技術的創新與應用場景的拓展,不斷重構產業邊界。科創板企業憑藉在人工智慧、精密傳動、新型傳感等領域的深厚技術積累,正在打通機器人產業的「技術經絡」,為智能製造繪製出更具想像力的未來圖景。隨著技術的持續突破與應用的不斷深化,機器人產業將在推動製造業升級、賦能千行百業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