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呈現穩步上升趨勢,黃金儲備的持續增加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截至2025年4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達到32817億美元,較3月末增長410億美元,升幅為1.27%。這一變化不僅反映了我國經濟的強勁韌性,也體現了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對我國外匯儲備的積極影響。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黃金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4月,美元匯率指數下跌4.6%至99.5,非美元貨幣總體升值。這一變化對我國外匯儲備產生了顯著影響。由於我國外匯儲備中至少三分之一為非美元資產,非美元貨幣的升值直接帶來了帳面浮盈。此外,外匯儲備中持有的債券資產價格上行,進一步推動了儲備規模的增加。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我國外匯儲備在4月實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
4月初,美國政府宣布新的貿易政策,加劇了全球貿易局勢緊張,增加了美國經濟滯脹風險。當月,美國股債匯市場一度出現「三殺」現象,國際資本加速逃離美元資產,導致今年以來美元指數累計下跌8%以上。這一背景下,人民幣匯率經受住了極限關稅施壓的考驗,4月底境內外人民幣對美元交易價重新升回7.20:1附近,且較上年底均有所升值。這為我國外匯儲備的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
截至4月末,我國黃金儲備為7377萬盎司,環比增加7萬盎司,這是央行連續第六個月增持黃金。黃金儲備的增加不僅優化了我國國際儲備資產的結構,也提升了儲備的合理性與穩定性。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我國持有黃金儲備餘額2436億美元,相當於同期外匯儲備餘額的7.4%,環比上升0.3個百分點。黃金儲備占比的持續提升,顯示我國國際儲備資產多元化進程正在穩步推進。
展望未來,美元指數震盪下行或成主要趨勢,疊加全球主要經濟體普遍處於降息周期,有利於債券價格上漲。這些因素為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穩中有升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國內宏觀經濟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延續穩中向好態勢,為國際收支保持總體平衡和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基本穩定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的穩步增長,既得益於匯率折算與資產價格變化的積極影響,也反映了我國經濟的強勁韌性和國際金融市場的複雜變化。黃金儲備的持續增加,進一步優化了我國國際儲備資產的結構,提升了儲備的穩定性和合理性。未來,隨著全球經濟環境的進一步演變,我國外匯儲備規模有望繼續保持穩中有升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