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我國外匯儲備和黃金儲備數據雙雙發布,展現出我國國際儲備結構的優化與穩定。截至2025年4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達到32817億美元,較3月末上升410億美元,升幅為1.27%。與此同時,黃金儲備連續六個月增加,4月末報7377萬盎司,環比增加7萬盎司。這一系列數據表明,我國在應對外部經濟環境變化、優化儲備資產配置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黃金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5年4月,全球金融市場波動顯著,主要經濟體宏觀政策和經濟增長預期對市場產生了重要影響。美元指數下跌4.6%至99.5,非美元貨幣總體升值。與此同時,全球資產價格漲跌互現,以美元標價的已對沖全球債券指數上漲1.0%,而標普500股票指數下跌0.8%。在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的綜合作用下,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實現了顯著增長。
外匯儲備中至少三分之一為非美元資產,非美貨幣對美元匯率的整體升值直接推動了帳面浮盈。此外,外匯儲備持有的債券資產價格上行,也在帳面上形成了浮盈。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4月外匯儲備規模的上升。
黃金作為全球廣泛接受的最終支付手段,其儲備規模的增加對提升主權貨幣信用具有重要意義。我國黃金儲備連續六個月增持,4月末達到7377萬盎司,環比增加7萬盎司。這一舉措不僅優化了國際儲備結構,也為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創造了有利條件。
從國際儲備結構來看,我國黃金儲備占比仍低於其他主要國家,適度增持黃金有助於提升儲備結構的合理性與穩定性。從絕對規模來看,儘管我國黃金儲備量在全球位列第六,但與我國經濟體量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因此,未來央行增持黃金的趨勢有望延續。
我國經濟呈現向好態勢,經濟發展韌性強、活力足,這為外匯儲備規模的穩定提供了堅實基礎。長期來看,我國全產業鏈優勢無可替代,商品國際競爭力強,出口將持續發揮穩定跨境資金流動的基本盤作用。此外,近期一系列金融政策的推出,進一步支持了市場穩定和預期管理,為國際收支整體平衡和外匯儲備規模基本穩定奠定了堅實基礎。
總體來看,我國外匯儲備和黃金儲備的雙增長,既反映了我國經濟基本面的穩健,也體現了國際儲備結構的持續優化。在全球經濟環境複雜多變的背景下,我國通過靈活調整儲備資產配置,有效應對外部風險,為經濟長期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未來,隨著經濟持續向好和人民幣國際化的穩步推進,我國國際儲備結構將進一步優化,為全球金融穩定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