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其他 資訊詳情
出口轉內銷激活消費新場景 外貿商品加速融入國內市場
 外貿 2025-05-09 14:50:17

  五一假期期間,在南京路步行街的第一百貨商業中心,消費者圍繞著新開設的"外貿專櫃"展開熱烈諮詢。從摩卡壺到膠原蛋白肽,原本面向海外市場的優質產品正以親民價格走進國內消費市場。這一現象折射出出口轉內銷政策加速落地背景下,外貿企業與國內市場正在形成新的供需循環。

  一、商超開闢綠色通道 助推外貿商品快速上架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外貿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面對國內外貿企業的庫存壓力,零售終端主動搭建起"綠色通道"。南京路商圈的永安百貨、第一食品商店等率先行動,在五一前完成多品類外貿商品的展銷專區籌備。以思樂得保溫杯為例,其海外售價達1800元的產品在國內僅售219元,價格優勢顯著。為迎接假期消費高峰,第一食品商店用一周時間便完成了從審核到上架全流程,創下最快15天完成供應鏈對接的紀錄。永輝超市更通過專項計劃與超300家外貿企業接洽,並已在多地門店推出首批13款轉內銷商品。

  二、庫存壓力緩解背後:外貿企業加速國內市場布局

  蘇州某海洋生物科技公司正面臨出口受阻困境,其95%的膠原蛋白肽產品長期供應美國市場。通過與百聯股份合作,這家企業有望在短期內消化三分之一庫存,並以低于海外同款30%的價格搶占國內市場份額。類似案例不勝枚舉:青島力泰農產品6.6噸生薑48小時內上架大潤發52家門店;某鞋企將積壓的歐美品牌代工產品以百元價位推向國內市場,單日銷售達數十雙。數據顯示,大潤發已與166家外貿企業接洽,其中50%進入實質性合作階段。

  三、品質與價格雙重優勢 構建消費新選擇

  消費者對"外貿同款"的追捧印證了市場潛力:南京路專櫃內既有為美國鑽級酒店定製的專業法壓壺,也有比進口品牌便宜近七成的戶外用品。退休市民於阿姨坦言,支持國貨的同時更看重產品品質與性價比。數據顯示,思樂得等品牌的轉內銷商品在保留海外技術標準的基礎上,價格普遍下探至原出口價的十分之一左右。這種"降維競爭"不僅激活了消費市場活力,也倒逼企業加速國內渠道建設。

  總結:

  從南京路到全國商超,外貿商品正通過政策支持與渠道創新快速滲透國內市場。在緩解企業庫存壓力的同時,消費者獲得更高性價比選擇,形成多方共贏格局。隨著更多優質供應鏈資源轉向內銷,這種"出口轉內需"模式將推動國內消費市場加速升級,並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鮮活案例支撐。未來如何持續優化轉內銷流程、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將成為檢驗這一轉型成效的關鍵所在。

熱門推薦

外貿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