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5月9日,由國家出口管制工作協調機制辦公室牽頭的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專項行動現場會在深圳召開。會議強調,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國內資源保護需求,我國正通過系統性執法行動強化對鎵、鍺、銻、鎢、中重稀土等關鍵礦產的管控力度,堅決遏制走私犯罪行為,維護國家安全與供應鏈穩定。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礦產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會議指出,自國家實施戰略礦產出口管制以來,部分境外實體與境內不法分子通過偽報商品名稱、夾藏運輸及"第三國"轉口等隱蔽方式規避監管。此類違法行為不僅威脅資源安全,更可能造成關鍵技術原材料流失。為此,相關部門將加強源頭數據比對和物流追蹤,重點打擊利用跨境電商平台、保稅區政策漏洞實施的走私活動,並建立礦產出口全鏈條溯源系統。
針對當前案件辦理中存在的取證難、追責慢等問題,會議要求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部門深化協作機制。一方面加快違法案件偵辦效率,依法從嚴懲處涉及戰略礦產走私的犯罪團伙;另一方面通過典型案例公開曝光和幕後網絡深挖,形成"查處一案、震懾一片"的社會效應。數據顯示,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已破獲多起重大案件,有效遏制了非法交易蔓延勢頭。
為提升跨區域執法效能,會議部署推進三大舉措:一是加快建成覆蓋海關、公安、郵政的智能信息平台,實現礦產流向實時監控與風險預警;二是強化粵港澳大灣區海關協同機制,重點打擊經港澳中轉的走私通道;三是完善合規企業"白名單"制度,在嚴控違法出口的同時保障合法貿易暢通。這些措施將為全球供應鏈穩定提供有力支撐。
此次專項行動標誌著我國資源安全治理體系進入新階段。通過源頭治理、科技賦能和跨域協作相結合的方式,既紮緊戰略礦產保護的制度籬笆,又為合規企業提供清晰指引。隨著多部門執法合力不斷強化,關鍵礦產走私犯罪將面臨更嚴密防控網絡,國家核心利益與全球產業鏈穩定發展得到進一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