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電力 資訊詳情
超超臨界發電板塊逆勢上揚 煤電企業領漲凸顯行業潛力
 發電 2025-05-09 17:22:40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5月9日A股市場中,超超臨界發電概念表現活躍,該板塊以0.16%的漲幅位列當日概念板塊第八位。在電力能源轉型背景下,這一高效低碳技術路徑持續獲得市場關注,33隻成分股實現上漲,其中淮河能源、晉控電力等企業漲停,顯示出投資者對燃煤發電清潔化改造領域的信心。與此同時,部分技術儲備不足的企業出現回調,行業分化趨勢顯著。

  一、板塊整體表現:龍頭股強勢帶動結構性行情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發電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超超臨界發電概念板塊內33隻個股實現正向收益,漲幅前三位分別為華電遼能(9.62%)、青達環保(5.83%)及華電能源(5.49%)。值得關注的是,淮河能源與晉控電力均以漲停板報收,兩家公司市值合計增長超10億元。從資金流向看,板塊主力資金淨流出2.57億元,但頭部企業獲得顯著增持,顯示市場對技術領先企業的長期看好。

  二、主力資金動向:資源集中配置優質標的

  在資金分配上呈現明顯分化特徵,6隻個股主力流入超3000萬元。晉控電力以1.38億元淨流入居首,其主力資金占比達31.89%,反映出機構對其低估值與火電靈活性改造潛力的認可。內蒙華電、天富能源等區域性發電企業同樣獲得超過4000萬元的資金注入,側面印證了"三西"地區(山西、陝西、內蒙古)在煤電升級中的核心地位。

  三、行業分化加劇:技術壁壘決定市場表現

  跌幅榜顯示,中洲特材(5.11%)、ST華西(5.08%)及金通靈(4.93%)位列末三位。這些企業在超超臨界機組核心材料研發、熱效率提升等關鍵技術領域布局不足,導致估值受到壓制。資金流出額最大的上海電氣遭拋售8129萬元,其傳統裝備製造業務面臨新能源替代壓力,凸顯出技術疊代對行業競爭力的重塑作用。

  四、政策與市場雙重驅動:結構性機會持續顯現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超超臨界技術可使煤耗降至270克/千瓦時以下,較常規機組節能超20%。在"雙碳"目標框架下,該領域成為火電行業綠色轉型的關鍵賽道。當前板塊整體估值處於歷史低位,主力資金對淮河能源等企業的集中配置,預示著市場正加速篩選具備技術儲備和項目落地能力的標的。

  總結:

  5月9日超超臨界發電板塊表現折射出電力裝備升級的投資主線。在政策引導與存量機組改造需求推動下,掌握核心技術、區域布局合理的發電企業將持續獲得資金關注。同時,行業分化加劇也警示投資者需甄別技術壁壘差異,未來具備自主智慧財產權和工程經驗的企業將在市場洗牌中占據主導地位。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發電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