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近日於內蒙古鄂爾多斯舉辦的中國能源品牌周啟動活動中,行業專家與企業代表共同探討了我國能源產業在綠色低碳轉型中的品牌塑造路徑,強調創新、協同與全球視野的重要性。活動以"中國能源世界品牌"為主題,聚焦能源產業如何通過理念革新、技術突破和模式創新提升國際競爭力,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品牌驅動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能源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品牌塑造是一項涉及政府、企業、行業協會及社會力量的系統工程。專家指出,在能源轉型背景下,品牌建設應強化頂層設計,通過長遠規劃保持戰略定力;同時注重產研融合,將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為品牌核心競爭力。例如,鄂爾多斯作為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正以"科技賦能""綠色低碳"為方向推動能源結構優化升級,其經驗可為中國能源品牌的全球競爭力打造提供樣板。
能源行業綠色轉型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路徑。活動強調,品牌建設需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價值觀融入發展基因,主動對接美麗中國建設目標。通過倡導全社會節約用能行為、推廣清潔能源應用等舉措,構建能源產業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型發展模式。鄂爾多斯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同時加快低碳轉型,既彰顯了責任擔當,也為品牌注入可持續發展的時代內涵。
講好中國能源故事需要突破傳統敘事框架。專家建議善用新媒體平台和國際傳播渠道,通過鮮活案例展現我國能源領域的技術突破與產業實踐。例如,在氫能、光伏等前沿領域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可通過可視化內容和全球化傳播策略增強品牌影響力。鄂爾多斯此次被選定為"中國能源品牌全球競爭力樣板",正是其在智慧礦山、風光儲一體化等領域創新探索的集中體現。
技術創新是能源品牌建設的核心動力。推動企業與科研機構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可加快將實驗室成果轉化為市場應用。當前我國在特高壓輸電、智能電網等領域的技術突破已形成顯著競爭優勢,未來需進一步打通產學研用鏈條,培育更多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標杆項目。這種模式創新不僅能提升品牌價值,還將為全球能源轉型貢獻中國方案。
此次品牌宣傳周活動不僅展示了我國能源產業轉型升級的豐碩成果,更明確了以品牌建設驅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路徑。通過強化系統思維、踐行綠色理念、創新技術傳播、深化產研協同四大核心策略,中國能源產業有望在全球低碳經濟競爭中塑造更具影響力的品牌形象,為實現"雙碳"目標註入持久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