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宏觀經濟 資訊詳情
智能製造升級加速:中國製造業數位化轉型再啟新程
 製造業 2025-05-09 05:50:21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我國製造業正以智能化標準體系為引領,全面推動數位化轉型向縱深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的《國家智能製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4版)》,標誌著政策引導、技術攻堅與產業協同進入新階段。當前,全國3萬餘家基礎級智能工廠、1200餘家先進級智能工廠及230餘家卓越級智能工廠的建成,印證了製造業數位化轉型從概念普及邁向規模化落地的關鍵進展。

  一、政策體系與產業集群聯動推進轉型升級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製造業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近年來,我國通過系統性政策設計和區域實踐探索,構建起多層次協同的製造業轉型生態。國務院審議通過的《製造業數位化轉型行動方案》與三部門聯合印發的實施指南,為不同規模企業提供差異化的路徑選擇。例如,遼寧省以「一群一策」模式推動22個產業集群集聚超3500家規上工業企業;浙江省依託「產業大腦+未來工廠」模式實現90%以上規上企業數位化水平達標;江西省則通過地方標準建設量化轉型成效,1.09萬家企業已啟動相關實踐。這些案例表明,政策引導與區域特色結合是加速轉型的核心動力。

  二、破解供需適配難題需強化協同創新

  儘管取得顯著進展,製造業數位化轉型仍面臨關鍵瓶頸:一是解決方案供給與企業個性化需求存在偏差;二是技術攻關、資金投入和複合型人才儲備不足制約規模化推廣。對此,政策提出「分行業挖掘場景」「加速核心技術國產化替代」的方向性突破策略。例如,通過建設服務商資源池培育標準化解決方案,並鼓勵企業根據規模和發展階段選擇轉型切入點,避免路徑趨同。

  三、深化頂層設計與要素保障體系構建

  為提升轉型效率,需從政策協同和資源配置兩方面發力。在頂層設計層面,細化分行業的實施指南並建立差異化區域政策,推動央地聯動形成「組合拳」,例如通過設立專項基金支持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同時,強化供需對接機制,培育具備國際競爭力的解決方案服務商,減少對外部技術依賴。數據顯示,僅遼寧省已推進2000餘個工業項目落地,凸顯了系統性政策支撐對產業集群升級的關鍵作用。

  四、人才戰略與產教融合夯實轉型根基

  數位化轉型的根本在人。深化校企合作是培養複合型人才的核心路徑:通過共建實驗室和聯合培養計劃,推動科研方向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針對一線員工開展數字技能培訓,提升整體業務適配能力。江西省發布的「四階十級」評價體系即體現了以人才評估驅動能力建設的創新思路。未來需進一步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形成從技術研發到應用落地的人才閉環。

  結語:邁向智能製造新高地的必由之路

  製造業數位化轉型不僅是技術革新,更是產業生態的重構與升級。通過強化政策引領、優化供需匹配、夯實要素保障,我國正加速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智能製造標準體系。未來,隨著頂層設計細化落地和多方協同深化,製造業企業將在智能化浪潮中實現從「跟跑」到「並跑」的跨越,為中國新型工業化注入持久動能。

熱門推薦

製造業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