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現代工業體系中,工具機作為 「工業母機」,處於基礎性、戰略性的關鍵地位,是裝備製造業的核心支撐。它的發展水平不僅直接決定了一個國家裝備製造業的實力,更與國家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緊密相連。近年來,我國工具機行業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成果,但也面臨著諸多挑戰。深入了解行業發展現狀、剖析存在的問題並提出相應的發展建議,對把握 2025 年工具機行業的發展趨勢至關重要。預計到 2025 年,我國高端工具機國產化率有望達到 30% ,這一目標的實現將推動我國工具機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2025-2030年中國工具機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工具機行業的發展是衡量國家工業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誌。當前,全球製造業競爭日益激烈,我國正處於從 「製造大國」 向 「製造強國」 轉型的關鍵時期,工具機行業的發展迎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全面認識我國工具機行業的發展狀況,有助於明確未來發展方向,促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工具機行業起步於 20 世紀 80 年代,與歐美日等工業化國家相比,目前仍處於發展階段。不過,我國在中高檔數控工具機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在複合加工、數位化設計、五軸聯動等關鍵技術上實現了突破,帶動了部分中間數控工具機產業化基地的發展。
從產業規模來看,2019 年我國首次實現工具機行業貿易順差,當年數控工具機產業規模達 3270 億元 。受疫情和能源供應限制影響,2020 年產業市場規模降至 2473 億元,同比下降 24.4% 。2021 年市場規模恢復增長,達到 2687 億元 。在產量方面,2020 年我國金屬切削工具機產量為 44.6 萬台,同比增長 5.9%;2021 年增長至 60.2 萬台,同比增長 29.2% 。2021 年中國金屬成形工具機產量達 21.0 萬台,同比增長 0.5% 。
在進出口方面,2022 年 1 - 11 月,中國工具機進口數量為 86204 台,相比 2021 年同期減少 12684 台,同比下降 12.8%;進口金額為 662335.5 萬美元,相比 2021 年同期減少 92221.9 萬美元,同比下降 12.2% 。同期,工具機出口數量為 19455256 台,相比 2021 年同期減少 6030702 台,同比下降 23.3%;出口金額為 868120.5 萬美元,相比 2021 年同期增長 89560.5 萬美元,同比增長 11.7% 。這表明我國工具機行業在部分領域實現了進口替代,產品出口的價值也有所提升。
從行業收入來看,中國工具機工具工業協會重點聯繫企業 2022 年 1 - 12 月營業收入同比下降 0.3%,與 2021 年基本持平。儘管受到疫情影響,但能保持營收穩定已屬不易。具體到各行業,金屬成形工具機、磨料磨具、滾動功能部件等行業實現了增長,而金屬切削工具機、工具機電器、數控設備等行業出現了下滑。
隨著國際形勢變化,西方國家加強了對我國的技術封鎖,高端五軸聯動數控工具機的進口受限,影響了我國航空、航天等行業的生產。同時,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對工具機的精度、效率和穩定性等要求不斷提高,市場結構逐漸向自動化成套、客戶定製、通用換擋升級方向發展,對中高端產品的需求日益旺盛。
(一)自主創新與核心技術短板
我國工具機行業在滿足國內中高檔重型、超重型工具機需求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知名品牌企業。這主要是由於長期以來對基礎共性技術、關鍵核心技術和前瞻性技術的自主創新研究不足,導致在國際市場競爭中處於劣勢。
(二)產能結構失衡與供需矛盾
新世紀以來,重型工具機市場吸引了眾多企業和投資者進入,但多數企業生產的是通用和低端產品。而國內重點用戶領域對高端數控重型工具機及服務的需求,尤其是高端細分市場專業化產品的供應,仍需依賴進口,供需矛盾突出。
(三)產品質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
國產中高端重型工具機在可靠性、穩定性和製造工藝水平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存在較大差距。國產中高端重型工具機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不超過 300h,而大部分進口高端產品在 2000h 以上(國際標準為 800h) ,且進口產品在精度和穩定性上表現更優。
(四)人才短缺與創新文化缺失
我國重型工具機企業存在 「重硬輕軟」 的問題,忽視技術改造過程、基礎研究和長遠發展。同時,行業內缺乏原始創新能力,高素質的技術人才和產業技術工人短缺,追求完美製造品質的企業文化尚未形成。
(一)重視人才培養,打造高素質產業隊伍
工具機製造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優秀的一線工人。要提高工具機工人的社會地位和待遇,給予他們充分的尊重和認可。工具機製造業應建立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激發年輕人對工具機製造的興趣,提升他們的專業技能。企業要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減少技術工人的流動,充分發揮工人的工藝創造和創新能力。
(二)強化政府支持,完善技術創新體系
工具機行業的基礎性和戰略性地位決定了政府支持的重要性。國家應持續加大對工具機行業的政策扶持力度,積極推進數控工具機和基礎製造設備科技項目。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促進技術創新的不斷深入,為工具機行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三)堅持自主研發,塑造民族品牌
工具機行業現狀分析指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我國工具機行業發展的關鍵。工具機製造業要堅持自主研發,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自主品牌。高端工具機作為戰略性產品,只有通過自主創新,才能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發展需求,提升我國工具機行業在國際市場的地位。
我國工具機行業在過去的發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產業規模、技術進步等方面都有體現,部分領域還實現了進口替代。然而,行業發展也面臨著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產能結構失衡、產品質量有待提高和人才短缺等問題。展望 2025 年,若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我國高端工具機國產化率有望達到 30% ,推動工具機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為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從重視人才培養、強化政府支持和堅持自主研發等方面入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快配套設施建設,推動我國從 「製造大國」 向 「製造強國」 轉變,提升我國工具機行業在全球的競爭力,使工具機行業更好地支撐國家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