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政府採購領域因產品價格與技術標準不符引發的爭議屢見不鮮。近日,重慶三峽學院一則採購項目的中標結果在網絡上掀起熱議,涉事設備被指存在"天價路由器冒充專業防火牆"的問題,暴露了政府採購流程中的潛在漏洞。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路由器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5年5月發布的招標公告顯示,重慶三峽學院擬採購的"普聯TLR473G出口防火牆"以單台75萬元的價格成交。然而該型號產品在電商平台官方旗艦店標價僅299元,實為普通千兆有線路由器。這一價格懸殊引發公眾質疑:中標設備既未達到高校要求的網絡安全防護標準,其功能定位也與招標文件中明確列明的"網絡防火牆技術參數"嚴重不符。
經查,此次擬中標供應商豐都縣洪正商貿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早期企業經營範圍集中於農作物種植和農副產品加工,直至2018年後才新增計算機軟體、電子產品等銷售業務。該公司註冊地址雖位於重慶市豐都縣新堤場村,但村民證實其實際辦公場所不明且長期無人經營,存在"空殼公司"嫌疑。這種跨越多個領域的業務轉型,與高校採購所需的專業技術資質形成鮮明對比。
重慶三峽學院在項目公示期間迅速啟動核查程序。5月6日完成競爭性談判後僅3天,學校工作人員即發現中標設備存在重大技術缺陷——其核心功能僅為基礎網絡路由,不具備防火牆所需的安全策略管理、深度包檢測等專業能力。校方立即終止採購並發布公告,強調因供應商響應產品與招標要求"嚴重不符",決定重新啟動採購流程。
該事件暴露出政府採購中幾個關鍵問題:一是技術需求書編制的專業性不足,未能有效區分路由器與防火牆的核心差異;二是供應商資格審查存在漏洞,允許缺乏相關經驗的企業參與高規格項目競標;三是價格監控機制失效,未對明顯偏離市場價格的報價進行合理質疑。這些教訓為後續政府採購流程優化提供了重要參考:既要建立跨部門的技術評審團隊,也要引入市場價比對系統,確保採購過程兼具合規性與經濟性。
【事件總結】
從萬元路由器衝擊千萬級設備採購,到供應商資質的戲劇性轉變,重慶三峽學院此次終止採購不僅維護了高校利益,更折射出政府採購領域亟待解決的核心矛盾。如何通過制度完善防範"李鬼冒充李逵"的亂象,將成為未來優化公共資源配置的關鍵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