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寵物市場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機遇,其中寵物飼草作為草食性寵物健康成長的關鍵物質保障,其市場需求也在迅速攀升。2024年,中國寵物市場中草食性寵物的飼養量持續增長,寵物飼草的消費量也隨之上升。然而,當前寵物飼草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諸多挑戰,如良種不足、生產方式單一、產品質量不穩定、企業規模較小以及市場秩序不規範等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寵物飼草的有效供給,影響了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深入探討寵物飼草產業的發展現狀、特點與趨勢,對於推動該產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飼草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近年來,隨著寵物經濟的蓬勃發展,寵物飼草產業規模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2022年,全球寵物飼草消費量約為155萬噸,同比增長2.5%,其中約90%以上的己二胺用於生產尼龍66,還有少量己二胺用於生產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HDI)、尼龍610、尼龍6T、電解液等產品。從己二腈產業下游領域發展來看,經過多年的發展,西方已開發國家尼龍66的生產在規模和技術上都已經比較成熟。目前全球尼龍6和尼龍66的消費比例約為70∶30,相互之間存在的替代已經完成,市場格局較為成熟穩定。歐美市場尼龍66以工程塑料、薄膜和地毯長絲等高附加值產品為主。已開發國家在專注於高附加值產品的同時,將利潤薄弱的紡織長絲和工業長絲的應用生產逐漸剝離,並轉向發展中國家。未來世界己二腈的市場需求增長仍主要來自尼龍66。預計2027年世界己二腈需求量將達到185萬噸以上,2022—2027年世界己二腈需求年均增長率約3.5%。
(一)從飼料、飼草政策看寵物飼草發展
政策支持是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強有力的保障。2018年,農業農村部首次推出《寵物飼料管理辦法》等6項規範文件,標誌著國家層面寵物產業的正式起步。2019年,中國農科院飼料研究所牽頭,全國寵物產業科研、推廣、生產、營銷等領域152個單位、部門和企業聯合倡始成立國家寵物產業科技創新聯盟,以科技支撐寵物產業發展。2020年,中國農業大學成立了國內首個伴侶動物科學系,開展寵物飼料加工與安全的研究工作。2022年5月召開的飼料工業協會寵物飼料(食品)分會成立大會指出,我國寵物飼料產業正處於快速增長階段,逐漸發展成為農業領域的新增長點和新動力源泉,有潛力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2022年7月,全國飼料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寵物飼料分技術委員會成立,標誌著寵物飼料產業進入了標準化專業化發展的新階段,對於加強寵物飼料監管、規範寵物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現如今,我國已經成為繼歐、美之後的世界第三大寵物市場,市場占有率大。以甘肅省岷縣貓尾草(Phleum pratense L)為代表的優質寵物飼草,持續為國內外多家寵物飼料企業提供原料,保證寵物飼料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二)從飼草種植模式、面積看寵物飼草發展
寵物飼草是草食性寵物發展的基礎,是生長發育的關鍵飼料,也是促進寵物食品健康的有力保障。優質牧草的種植規模可決定飼料的品質和產量。近年來,通過科研創新項目帶動,寵物飼草以糧草間作、林(果)草間作,充分利用邊際土地,已成為部分地區收入的一部分,拓展農民增收。隨著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需要,家庭農場概念的引入,使農戶超小型的經營規模進一步擴大,實現「小生產」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德國巴伐利亞州的奶業生產通過以家庭農場為基礎的飼養體制,每塊草場上有10種以上牧草配伍,保證了飼草營養的多樣性,而新型訂單農業與家庭農場的結合模式,也為寵物飼草發展提供新機會。在飼草產業的範疇內,寵物飼草與畜牧業用飼草相比,區別體現在草種的篩選、後續加工處理以及產品包裝製造工藝等方面。寵物飼草在種類選擇上更注重滿足寵物特定的營養需求和口味偏好,加工調製過程中更強調保留營養成分和提升適口性,包裝生產工藝上則更傾向於便捷性和保鮮性,以適應寵物飼養的特定場景和需求。寵物飼草作為寵物的食物來源,必須保證其無毒、無害、無污染。在種植收割、加工等過程中,應嚴格遵守相關標準和規範,避免飼草受到農藥、重金屬等有害物質的污染。
(三)從寵物營養、食品、數量看寵物飼草需求現狀
飼草對草食性寵物至關重要,在成長中具有決定性作用。目前,寵物飼草主要針對草食性寵物,但也有部分貓科動物會攝入草本植物。寵物食品主要分為草糧、肉糧和穀物雜糧3大類。相較於已經發展成熟的貓糧和狗糧等肉類和穀物食品,寵物飼草食品在中國仍處於起步階段。自然狀態下,草食性寵物以植物根莖葉為主食,由於人類馴化後,為便於飼養以及寵物自身健康安全,多以顆粒飼料為主,以滿足能量需求。飼草的目的不僅僅是補充營養物質,其中粗纖維的物理結構有利於草食性寵物磨牙,維持胃腸正常蠕動,刺激腸胃發育,預防毛球症。歸根到底,草食性寵物在以寵物飼草為基礎的顆粒成型飼料還需要以部分乾草補充。根據動物營養標準,以成年寵物兔為例,飼餵乾草重量大約占其體重的10%~30%,按照乾物質計算,每天的草料比例是40%~70%,需草料100g,考慮到國內寵物兔市場,年需求量約36.5萬噸。尤其是部分寵物兔養殖場,考慮成本和專用飼料的缺乏,多數採用禽畜飼料,對寵物兔健康的延續性產生一定影響。除此之外,成年龍貓每天需要約1%體重的乾草;羊駝需要2%~2.5%體重的乾草;賽馬需要1%~1.5%體重的乾草。基於以上草食性寵物的飼草需求,我們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目前我國在寵物飼草的生產上尚未達到這一水平。
(四)從國外飼草產業及市場貿易看寵物飼草發展
飼草是草食家畜生長關鍵物質,是保障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物質。飼草產業整體布局及進出口貿易對飼草產品投入市場具有重要影響。當前,我國牲畜「口糧」飼草供給不足,嚴重製約我國寵物飼草產業的布局與發展。根據聯合國商品貿易資料庫的數據,全球草料出口量從1997年的340萬噸大幅增長到2020年的738萬噸,增長了117%。美國是全球領先的紫花苜蓿出口國,澳大利亞專注於燕麥出口,兩國占全球草料出口總額的73%,起主導地位。以中國為首的亞太地區發展中國家是全球飼料進口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從2008年到2020年,中國、日本和韓國合計占全球飼料進口的64.6%,其中中國苜蓿進口份額63%來源美國,韓國達到85.1%,美國和澳大利亞作為雙頭壟斷者主導著飼料貿易市場。隨著寵物飼草經濟的快速發展,海內外市場對貓尾草等高端飼草的消費需求持續增長。國外寵物飼草依託飼草產業鏈發展,具有完整的產業標準體系,呈現多樣化和創新趨勢。美國貓尾草乾草分為4個等級,寵物飼餵標準為超特級。貓尾草生產基地在加拿大東部、日本北海道、澳大利亞北部等地區,加拿大是貓尾草主要出口國之一,每年出口占67%。我國貓尾草16%來源於進口。進口飼草在儲存、運輸環節多,時間長,在機械加工過程中,有可能出現乾燥劑等化學製劑,在營養上會給動物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在保證新鮮度方面不及國產飼草。隨著寵物飼草貿易逐年增長,我國寵物飼草遇到發展機遇,是今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未來,我國寵物飼草以貓尾草為主產業,延伸多個寵物飼草資源開發,形成產業鏈完善,供應鏈完整、價值鏈可靠新階段。
寵物飼草產業,作為飼草產業領域的一部分,有特定消費群體和市場。其顯著的優勢在於對土地資源的較低需求,這一特性使其成為「家庭農場」「合作社」等小型經濟實體的優選。人是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具有決定性作用。寵物飼草產業必須在人的推動下,以新制定的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保底,促進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該產業以較低的初始資本需求和潛在的盈利性為特點,展現出積極的市場前景。隨著對寵物健康和營養需求認識的提高,寵物飼料產業有望進一步擴展其市場份額,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寵物飼草種類繁多,豆科植物以苜蓿、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L)、紅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 Scop)為主;禾本科植物則以貓尾草、燕麥草、黑麥草、鴨茅草(Dactylis glomerata L)和小麥苗(Triticum aestivum L)等為代表。這些飼草在特定的生長階段進行嚴謹的加工處理,製成乾草或草顆粒原料。這些加工措施使飼草質地變得更加柔軟,同時促進青草香氣的釋放,其鮮亮的綠色得到有效保留。與傳統草食性寵物飼料相比,由於寵物飼草產業鏈不完整導致優質原料空缺,多數還是採用劣質粗飼料為主的寵物飼料配方,部分原料採用畜牧飼草,大大降低了營養平衡。寵物飼草行業關注與投入,保障寵物飼料的原料優質性,提高這些產品的整體安全性。英國寵物市場通過調整寵物兔飲食結構,減少「兔子麥片」依賴,使用飼草作為主要飼料,不僅提高了草飼動物的營養攝入和健康狀況,還減少了獸醫干預的必要性,保障寵物健康。其次,食草性寵物天性就是以草為主,在飲食結構中,除了寵物飼料(全混合日糧配方),還要保證乾草的補充,促進腸道蠕動消化。綜上所述,高質量的牧草已經成為草食性寵物飼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較於一般飼草,這些特性極大地提升了草食性寵物的喜食度和市場價值。目前,專門從事寵物飼草生產的企業數量不多,市場中的競爭力尚顯不足,這一領域具有顯著的發展潛力和成長空間。
(一)草食性寵物類型
草食性寵物是指人們精心飼養,以供玩賞愉悅的食草動物,主要以植物為食,體內含有分解纖維素的酶,從而可以將纖維素轉化為葡萄糖為自身提供能量。草食性寵物對特定飼草的偏好不僅是一種長期穩定的行為特徵,而且這種選擇性偏好很可能與個體的遺傳背景緊密相關。消費者要根據寵物類型和食性篩選適宜的寵物飼草尤為關鍵。草食性寵物按照消化方式可分為反芻動物和單胃動物,為了便於區分,也可按照體型可分為小型、中型和大型(沒有嚴格體型界限)。寵物飼草消耗不僅是家養草食性寵物,地區性野生動物園也飼養大批草食性動物,其飼草需求量和飼餵精細程度不容忽視。部分小型動物園由於飼餵成本,缺乏優質寵物飼草,個別弱小的動物會產生攝入蛋白質不足的現象。
(二)市場經濟價值
相較於牛羊等大型反芻動物,草食性寵物(例如寵物兔)的飼草需求量通常較小,寵物飼草的銷售往往以kg為計量單位。通過分析比較某電商平台銷量前10的貓尾草產品價格,可以發現由於品質和純度的差異,進口貓尾草的價格普遍高於國內產品。2011年,中國開始允許從加拿大進口貓尾草;2020年,又開放了從美國進口貓尾草的許可;2021年,貓尾草的進口關稅為9%,稅收政策的改變也是導致進口貓尾草價格較高的原因之一。此外,曬乾的貓尾草更容易受到天氣等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導致質量波動較大,價格較低。優質烘乾草產品能保持草的質量和營養成分生產中,但涉及機械乾燥成本,價格通常高於曬乾草。
(三)營養品質和適口性
寵物在營養需求上除了常規營養之外,要考慮寵物的進食方式和消化結構特點。兔作為單胃草食性動物,其盲腸發達,具備顯著的粗纖維分解和消化能力,對常規飼草中粗纖維的消化效率高達14%。鑑於服務對象的特殊性,寵物營養需求與傳統畜禽營養需求存在差異。傳統畜禽飼養的首要目標是為人類提供肉類、蛋類、乳製品及皮毛等產品,其核心在於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畜禽飼料配方在設計時更多地側重於經濟性指標,如飼料轉化率、料重比以及平均日增重等。相比之下,寵物常被視為家庭的一部分,作為人類的伴侶和情感支持,其飼養過程中人們更傾向於關注寵物的健康和壽命,而非僅僅追求經濟效益。寵物飼草的研究核心在於開發能夠為寵物提供全面且平衡營養的日糧原料,這些原料可滿足寵物進行基本生命活動、生長發育和健康生長的基本營養需求。理想的寵物飼草根據寵物營養需要,具備以下特點:全面的營養組成、高消化吸收率、符合質量標準、能夠預防特定疾病甚至有助於延長寵物的壽命。
1.粗蛋白需求
寵物飼草的粗蛋白含量應在15%~20%之間。粗蛋白含量適中,既能滿足寵物生長發育的需要,又能避免寵物因攝入過多蛋白質而導致的消化不良等問題。當飼料中缺乏蛋白質時,會減少動物腸道消化酶的合成,降低胰腺功能,減少胰液分泌,影響胰酶活性。導致蛋白質和脂肪消化不良,可能引起腹瀉。麋鹿通過增加採食適口性較低但營養物質含量較高的C3禾本科植物補充蛋白。紫花苜蓿因其粗蛋白含量高而著稱,以寵物兔為代表的草食性寵物具有發達的盲腸,可以高效利用其中粗蛋白。由此可見,苜蓿飼草產品可以替代草食性寵物的精飼料。
2.粗纖維需求
寵物飼草的粗纖維含量一般為20%~30%。粗纖維是食草性寵物不可或缺成分,有助於促進寵物腸胃蠕動,加強營養物質的吸收,尤其對於嚙齒類動物等有磨牙需求的寵物大有裨益。相關研究指出,富含纖維的鮮草或乾草在食草類動物的飲食結構占比高達70%。日糧纖維是腸道微生物群組成的主要驅動因素。纖維是細菌發酵的主要底物,它可以通過支持更多樣化的細菌群落和增加SCFA的濃度來調節黏膜屏障功能。相關研究表明,纖維在促進動物腸道發育和生理功能,調節腸道微生物潛力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單胃動物日糧中添加適當纖維,促進慢肌纖維相關基因的表達,改善腸道形態、腸道屏障和腸道微生物組成,增加短鏈脂肪酸的產生,有利於機體健康。粗纖維含量不能作為寵物飼草優劣品質的唯一標準,要綜合考慮飼草其他營養成分。秸稈富含豐富粗纖維,可以維持腸道蠕動,但含有較多木質素和纖維素,質地粗硬,消化率低,含有抗營養因子(植酸、酶抑制劑、阿魏酸、阿魏酸二聚體和香豆酸等),適口性差。飼餵過多秸稈或日糧搭配含有較多高纖維而低能量的粗飼料,會降低吸收能量濃度和營養消化。因此,纖維含量豐富且低脂低蛋白的貓尾草被視為草食寵物理想的纖維飼草。食草性寵物在補充正常營養之外,要無限量供應高纖維優質牧草以維持腸道蠕動吸收,但飼餵過多纖維飼草並非總是有利的。楊文正等在家兔飼餵研究中發現,攝入過多纖維含量高的飼草時,會對消化道造成較大壓力,同時在盲腸內產生較高比例的乙酸以及較低比例的丙酸和丁酸,這種變化可能會減弱腸道蠕動,導致飼料在盲腸的停留時間縮短,進而影響營養物質的消化率。黃雪如等研究認為,隨著日糧粗纖維含量增加,養分消化率明顯下降,飼料轉化率也隨之降。纖維含量高的飼草會影響適口性和消化率,纖維較高的日糧雖能促使食草動物增加採食量但採食獲得的能力不能滿足其生命活動的需求。Marco等在家兔斷奶後使用高能量日糧的同時保證最少的不溶性纖維含量,飼料轉化率顯著提高,降低了飼餵成本。纖維含量低的飼草導致便秘或腸炎(腹瀉)的同時,也是引起草食性寵物的牙齒疾病多發的主要原因。因此,適當優質纖維飼草有助於消化道的發育和黏膜增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免疫力,預防腸道疾病。
3.粗脂肪需求
寵物飼草的粗脂肪含量一般不超過5%。在長時間的養殖實踐中,獺兔日糧中添加脂肪可使皮毛更富有光澤,提高皮毛質量,脂肪對改善獺兔皮毛質量有積極的影響。草食性寵物需要光滑亮澤的皮毛來吸引主人的喜歡。陳萍等研究表明,日糧添加油脂提高了斷奶至2月齡肉兔的平均日增重和飼料轉化效率,提高了能量消化率和代謝率;增加日糧脂肪含量也有助於提高生長兔的氮利用效率和限制氮的排泄。不飽和脂肪酸的適當配比能保持寵物皮毛健康,亮麗和光澤。寵物飼草中適宜的粗脂肪含量有利於寵物對飼草中養分的吸收,但過多的脂肪會帶來肥胖,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風險。由此可見,寵物飼草的粗脂肪含量應控制在一定的水平。
優質的寵物飼草應具有適中的粗蛋白和粗纖維含量、而粗脂肪含量應進行把控。除此之外,礦物質、維生素等微量元素也是滿足寵物生長發育的必要物質。同時,為避免給寵物的腸胃造成負擔,在選擇和使用寵物飼草時,應根據寵物的種類、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進行合理的選擇和搭配,以保證寵物正常的生長發育和機體健康。
(四)生產加工方式
寵物飼草的加工方式主要分為青乾草和成型飼草飼料兩大類,飼草料的選擇基於寵物類型、體型、年齡和喜食偏好,以滿足寵物特定營養需求。青乾草是在牧草未結籽實前刈割並自然或人工乾燥製成的,能較好地保存飼料中的養分,顏色青綠、氣味芳香,深受家畜喜愛。然而,青乾草的水分含量較低,可能影響其能量含量和消化率。相比之下,成型飼草飼料,如顆粒飼料,經過加工形成特定形狀和密度,具有較高的能量含量和較好的消化率。成型飼料的優點在於體積小,便於大量貯藏,不受季節影響,且經濟安全。但成型飼草飼料由於各種原料混合而成,消費者從外觀難以觀測原料品質。品質和營養價值具有重要意義。優良的加工調製工藝,可以改善其適口性,提高飼草養分的消化率和利用率。飼草產品加工體系涵蓋原料種植、刈割收穫、加工調製、安全貯藏等關鍵步驟,以確保最終產出的草產品達到既定的質量標準,滿足流通和使用的要求。國外寵物食品產業通過採用先進的擠壓膨化技術,實現了生產的機械化和規模化,從而顯著提升了生產效率。這一技術不僅能夠生產出多樣化的產品,還涵蓋了凍干和脫水產品,有效保持了原料的天然風味。國外在成型飼草飼料產品中添加發酵植物提取物等功能性成分,以促進寵物腸道健康。在歐洲寵物食品工業聯合會(FEDIAF)的指南中,企業加工生產過程中,必須強制執行HACCP原則。從原料採購到產品運輸的每個環節均實施嚴格監管,確保產品質量在青乾草的收穫與加工過程中,選擇適宜的收穫期以保持飼草的清香和全面營養價值尤為關鍵。在成型飼草飼料加工領域,尤其是全混合日糧(TMR)的生產,其核心理念在於滿足寵物的健康需求,這與傳統畜牧飼料的配方設計存在本質差異。TMR的配方設計強調根據寵物的生理特性和營養需求進行個性化調整,以促進寵物的健康生長和發育。在寵物飼草顆粒的加工過程中,必須根據寵物的種類和習性調整顆粒的大小和硬度,以確保其適口性和消化性。此外,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審美偏好,顆粒外形被創新性地設計成胡蘿蔔、月餅、心形等多樣化的造型。這種外形設計不僅增強了產品的市場吸引力,也提升了消費者的購買意願。通過這些精細化的加工工藝,寵物飼草多類型產品能夠更全面地滿足寵物的營養需求和消費者的感官體驗,從而在寵物食品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1.青乾草
青乾草是指將新鮮飼草經過晾曬或人工乾燥後,壓縮成捆以以便於儲存和運輸的過程。這種方法可以保持飼草的營養成分和口感,並延長保存時間。優質青乾草具有豐富的葉片、鮮綠的顏色、芳香的氣味、柔軟的質地和良好的適口性,同時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素。現如今,寵物飼草企業計算生產成本問題,常採取烘乾和半烘乾兩種方式,將收穫鮮嫩的寵物飼草採取人工烘乾的方法;品相較差,收穫較晚的寵物飼草進行半烘乾(自然乾燥+人工乾燥)方法,半烘乾和烘乾飼草面對不同消費人群,產生價格差異。人工烘乾方式這種方法通過控制烘乾條件,如溫度和濕度,以確保飼草的品質和營養價值得以保留,以適應不同種類飼草的特性,從而提高最終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2.草粉
草粉加工是將乾燥後的飼草粉碎成粉末狀,以便於添加到寵物的飼料中。草粉具有保存方便、易於消化吸收等優點,草粉飼料根據其生產工藝和原料處理方式被分類為優質草粉和普通草粉。在草顆粒加工中,草粉的質量是影響草顆粒質量的關鍵因素,適合用於製作寵物配合飼料。
3.草顆粒
草顆粒加工是將乾燥後的飼草通過顆粒機加工成顆粒狀,具有保存時間長、便於運輸和飼餵等優點。草顆粒根據原料可分為兩類:一種是純草顆粒,由草粉壓製成顆粒,便於儲存和運輸;另一種是全價草顆粒或混合草顆粒,根據飼養標準和草食動物的營養需求,添加精料和其他輔料到草粉中,然後利用制粒機製成最終的顆粒飼料。顆粒化處理後的粗飼料,其口感和接受性得到了顯著提升,同時,草顆粒還可以添加其他營養成分,提高飼草的營養價值,避免動物挑食和飼草浪費。TMR飼餵方式可有利於分解粗飼料中纖維素,提高日糧營養物質利用率。
4.其他
其他加工方式中,將寵物飼草經過烘乾、粉碎、壓模等工藝,製成寵物小餅乾、草棒、草磚、草餅串、爪子餅等。在加工過程中,可以提高飼草的密度和硬度,對於嚙齒類草食性寵物起到磨牙效果。除此之外,飼草也可以製作青貯飼料,主要應用於反芻動物,如牛、羊等,因為它們具有發達的瘤胃,能夠處理和消化高纖維的飼料。對於草食性寵物,賽馬可以食用半干青貯,但對於嚙齒類草食性寵物,如兔子,喜食甜味,青貯飼料的酸性可能對它們的消化系統造成刺激,而且可能含有對寵物有害的黴菌和黴菌毒素。
隨著萌寵經濟快速發展,食草寵物飼養量增加導致寵物飼草必不可缺,這為寵物飼草產業提供了新的市場機遇。寵物飼草產業的發展與消費水平、飼養習慣有很大關係。寵物飼草除了加工青乾草外,大部分作為寵物日糧配方原料。寵物飼料工廠的規模化程度無疑影響寵物飼草長久發展。國內外寵物飼料偏向於配方研究、開發功能性產品、關注檢測安全性,但忽視飼草的營養價值、種類和產量。國外在寵物飼料領域已有近一個世紀的發展歷史,市場細分明確,消費者對寵物飼料的安全、健康和品質有很高的要求。目前,國內外高端草食性寵物日糧的原材料要求多種飼草搭配,開發出天然草本系列的草食性寵物日糧。貓尾草作為主流寵物飼草,市場供應平穩,在美國西北部和加拿大西南部大規模種植。美國和加拿大是目前全球貓尾草主要貿易區,但都沒有相應的成熟的分級標準,大部分草場和加工廠仍是按經驗和個體標準執行。加拿大每年生產貓尾草約60萬噸,出口40萬噸。2019年,我國生產貓尾草商品草2.7萬噸,高端草(烘乾草)0.34萬噸,在產業規模上,與美國相比差距20倍。因此,系統分析寵物飼草與周圍環境的矛盾,提高國內飼草產業發展競爭力。
(一)寵物飼草與畜牧飼草發展的矛盾
寵物飼草與畜牧飼草在土地資源分配和政策支持方面存在矛盾。現如今,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於肉類、蛋類和乳製品在內的禽畜產品需求顯著提高,進一步推動了對飼料糧需求,促使我國畜牧業的迅猛發展。目前,畜牧業內部結構的不斷調整和優化,優質牧草作為肉牛和奶牛的基礎飼料,其需求量呈現出剛性增長的趨勢,尤其是隨著奶牛的養殖規模擴大,致使高品質牧草需求持續增長。國內優質飼草的需求總量將超過1.2億噸,尚有近5000萬噸的缺口。如河北省,2022年苜蓿種植面積5.59萬hm²,總產乾草量31.66萬噸,苜蓿自給率僅41.12%,供需缺口45.34萬噸;燕麥草種植面積2.70萬hm²,總產乾草量15.58萬噸,燕麥草自給率僅40.47%,供需缺口22.92萬噸。在畜禽的飼餵標準中,飼草產品在雞飼料中占3%~5%、豬飼料中占10%~15%、牛羊飼料中占比可達60%。國產優質牧草無論在品質上還是在產量上,均已無法滿足畜牧業生產的消費需要。飼草的供應不足早已成為制約畜牧業高效優質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糧食安全是構成國家安全的關鍵基礎,當前畜牧業的發展加劇了「人畜爭糧」的問題,飼料糧供給對我國糧食安全產生重要影響。在糧食與畜牧飼草矛盾中,眾學者提出糧草兼顧,發展草地農業的設想。畜牧飼草作為一種大規模商品化產品,具有較大的產量和需求量。政府可能更傾向於支持傳統的畜牧業,對寵物飼草生產的扶持力度不夠,造成行業發展的不平衡,進而導致寵物飼草生產發展滯後現象。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1-11月,我國草產品進口總量122.6萬噸,同比增加27.8%。在國內優質畜牧飼草不能自給的情況下,規模化種植寵物飼草遇到挑戰。
(二)寵物飼草與消費者需求的矛盾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思想觀念的更新,以及人口老齡化和單身、丁克家庭數量的增加,社會結構和消費模式正經歷顯著變化。飼養寵物可以排解孤獨和寄託情感,這使得飼養寵物的人數持續增長。寵物為人們提供情感慰藉,日益成為家庭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滿足營養的基礎上,寵物主人更希望通過日糧解決或避免一些疾病問題,如消化道疾病、肥胖等,功能型寵物日糧已成為更理想的選擇。與歐美國家相比,我國寵物市場起步較晚,面臨眾多挑戰且關注度不足。日本經濟蕭條下,寵物主人傾向於犧牲個人消費,而非減少寵物開銷。尤其是近些年,隨著寵物市場規模增大,寵物食品的市場需求急速增長。不法商家使用最劣質的原料製作寵物食品,出現拉肚子、肝腎受損、尿血、嘔吐等問題。鑑於此,提供安全優質的寵物飼草已是迫在眉睫的,這就要求草食性寵物日糧的飼草,在生產加工上要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供需不平衡
隨著寵物數量的增長,尤其是草食性寵物受歡迎程度大幅提升,市場對寵物飼草的需求量持續上升。然而,由於畜牧飼草與寵物飼草之間的市場矛盾,國內寵物飼草的生產能力未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造成「一草難求」的局面。目前,寵物飼草的生產主要還停留在「小作坊」式的經營模式,經濟發達地區的飼養寵物規模與當地飼草生產規模不匹配,優質的寵物飼草種植地域和消費者之間存在長距離運輸問題。
2.品種單一化
寵物飼草種類的單一性限制了滿足不同寵物多樣化需求的能力。目前,國內寵物飼草主要以苜蓿和貓尾草為主,這些人工飼草雖然普及,但寵物的健康和營養平衡需要更多樣化的草種和更優良的品質。例如,苦蕒菜和蒲公英等草種對寵物腸道健康有益,這些草種的引入可以為寵物提供更全面的營養。隨著草食性寵物市場的持續擴大,消費者對多樣化、健康、營養且天然寵物飼草的需求日益增長,這要求生產企業不斷創新,以滿足市場對不同品種、口味和功能寵物飼草的期待。因此,市場迫切需要更豐富的飼草品種和更高標準的產品質量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3.價格與質量
消費者對寵物飼草的價格和品質有著雙重高標準,既尋求價格合理性,又渴望優質產品。這種期望在當前市場上往往難以同時得到滿足。寵物飼草市場興起時間較短,沒有形成較為成熟的價格體系和分級標準,缺少市場產品定價指導。由於寵物飼草的精細加工、較低的產量以及包裝材料的使用等因素,這一領域的生產成本較高。根據草都雲草牧業草業大數據平台數據顯示,2024年9月-2024年4月畜牧飼用苜蓿乾草平均價格在3.03元/kg,而根據電商排名前10的寵物飼用苜蓿乾草,平均價格在33.55元/kg,其價格是畜牧用草的11.07倍。
4.缺乏產業標準
寵物飼草產業當前面臨的一項關鍵挑戰是缺乏統一的產業標準和有效的監管機制。目前,寵物飼草中只有貓尾草乾草質量分級團體標準,其餘寵物用飼草標準欠缺,增加了消費者在評估和選擇優質寵物飼草產品時的難度。根據市場調查研究可知,在生產過程中,寵物對於飼草需求量較少,產品多以小袋包裝為主,市場流通的商品草原料往往缺乏詳盡的營養標籤和明確的產地信息,這限制了消費者對產品成分和質量了解。此外,農戶在生產寵物飼草產品時,由於資源和技術支持的限制,灰分含量較多,對關鍵營養成分的檢測、微生物污染的預防以及產品一致性控制不夠嚴格。寵物飼料產業作為寵物經濟的基礎部分,其產品質量直接影響到寵物的健康和主人的滿意度。同樣,缺乏標準化的生產流程和質量保證措施,不僅影響了寵物飼草產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對產業的健康發展構成了潛在風險。為提升整個寵物飼草產業的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有必要建立和實施一系列產業標準,包括原料選擇、生產工藝、質量控制、包裝標識和產品追溯等方面。同時,加強監管力度,確保所有生產者遵守既定標準,可以有效提高產品質量,增強消費者信心,從而推動寵物飼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5.銷售渠道有限
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寵物飼草的分銷渠道在地理分布上表現出一定的局限性,特別是在非一線城市,消費者獲取所需寵物飼草產品的途徑面臨挑戰。傳統零售業態中,線下寵物商店的主營商品傾向於顆粒日糧,而對於飼草乾草類產品的供應則相對匱乏。這種現象與寵物飼草市場需求的地域性特徵、供應鏈的不完善以及消費者認知度不足有關。所以,拓展多元化的銷售渠道,提高寵物飼草產品的市場可見度,對於滿足非一線城市消費者的需求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這也為寵物飼草產業提供了進一步發展的機遇,尤其是在提升供應鏈效率、優化產品結構和增強市場教育方面。
(三)科研投入與市場的矛盾
寵物飼草是專門飼餵草食性寵物的飼草。當前,寵物飼草產業面臨的主要挑戰包括專用牧草品種的篩選、高效優質的栽培技術、生產加工設備的現代化、以及飼草和功能性食品的深加工技術。這些技術需求的迫切性凸顯了科技創新在支撐產業發展中的薄弱環節,已成為限制該產業持續和快速發展的關鍵瓶頸。當前寵物飼草市場的認知深度不足,尚未充分認識到寵物飼草作為草食性寵物專門飼料的重要性。在現代寵物飼養實踐中,寵物飼草往往被局限於輔助性角色,常用於磨牙和促進腸道蠕動,而非營養均衡的主要來源。鑑於草食性寵物對飼料的日需求量相對較低,僅占其體重的2%~5%,這一現象可能導致市場對寵物飼草的重視程度不足。由於各主要飼草產區的政策傾向和市場導向主要以畜牧飼草利用為主,寵物飼草領域的科研投入相對較弱,政策支持和市場紅利有限。目前,僅少數高校和科研機構通過校企合作方式進行資源開發,著手研究寵物飼草領域。利用企查查、愛企查、天眼查等第三方平台查詢,以企業名稱為第一檢索條件,以「寵物飼料」為內容定義的企業數量為1158家,河北、遼寧、廣東占前三,而直接以「寵物飼草」命名的企業則未有記錄;根據經營範圍為第一檢索條件,有62家企業涉及寵物飼草生產,河北、黑龍江、新疆占前三,其中註冊資本超過500萬人民幣的企業僅有5家;根據經營範圍內「飼草」進行查詢,僅內蒙古自治區就註冊有8094家相關企業,其中註冊資本超過500萬人民幣的企業數量達到777家。這一數據反映出寵物飼草相對於飼草產業來講尚處於起步階段,企業的規模相對較小,品牌建設不足,且多數加工企業規模小,缺少集研發、生產、加工、包裝、運輸、銷售於一體的飼草企業。這種情況導致寵物飼草產業的布局較為分散,產品開發和市場拓展能力有限。同時,許多企業在經營管理上存在不足,未能充分認識到產品推廣和品牌建設的重要性,缺乏現代商業運作的意識,特別是在寵物飼草品牌的培育和發展上投入不足。
鄉村的全面振興與產業的蓬勃發展密切相關。在新時代背景下,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村產業被視為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動力。這一戰略不僅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支撐,而且為農業、農村以及農民的現代化轉型注入了新的活力。2024年6月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中明確表示,成員集體可以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資源,明確了成員定義和成員確認,通過土地流轉將分散於農戶的土地整合起來,挖掘農村發展潛力,維護好廣大農民群眾根本利益,這為寵物飼草種植和生產提供政策支持。產業振興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和關鍵,寵物飼草具有「小精特」發展模式,小牧草做成大產業,促進了農業增收,帶動了農民致富,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強勁動能。通過寵物飼草種植帶動飼草加工和寵物養殖,形成種草-制草-養寵等產業融合,為農村提供多元化經濟收入。寵物飼草產業化可以在尋找主導產業的基礎上適當發展新時代小農經濟,中國農村數量龐大,發展特色產業來脫穎而出具有挑戰性。在當前鄉村振興背景下,探索並發展新時代的小規模農耕經濟,即小農經濟,可能是一種適宜的策略。這涉及到將現代生產要素融入小農經濟的生產過程,同時注重培育新型的農業經營主體。通過實施分模塊的農村生產管理模式,可以更有效地整合資源和提高生產效率。
(一)寵物飼草特色發展優勢
自2015年起,中央一號文件開始強調飼草產業的重要性。2022年,農業農村部發布《「十四五」全國飼草產業發展規劃》,旨在推動飼草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障畜產品供給,加強糧食安全,具有戰略和現實重要性。寵物飼草具有「小精特」發展模式,能夠完全融合鄉村振興發展之中。部分地區開始探索一種創新模式,即「企業總部+扶貧基地+貧困農戶」,該模式鼓勵經濟發達地區的企業在貧困地區建立生產基地。通過促進生產過程的標準化和市場化收購機制,該模式旨在助力小規模農戶融入更廣闊的市場體系,進而有效解決扶貧服務在實施過程中的「最後一公里」難題。從科研條件講,儘管中國的牧草育種和飼草料加工技術相對於國際先進水平起步較晚,但國內優越的科研環境條件和豐富的科研人才資源,特別是在一系列高校草學學院的成立以及農業領域專家的積極參與下,我國在飼草生產領域的技術水平已經實現了顯著提升,展現出強大的發展潛力。從市場需要講,鑑於寵物飼草產業在中國仍處於起步階段,目前尚未形成統一的企業標準和完善的生產模式,產業內缺少具有市場引領作用的領軍企業。巨大缺口和內部供給問題,以及國外對於寵物市場的消費潛力,給予我國寵物飼草市場的發展機會。
(二)土地利用和寵物飼草資源開發
根據地區條件,合理解決飼草種植與糧食作物之間的土地競爭問題,將寵物飼草種植整合進當地農作物體系,可以顯著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並增加牧草產出,有助於推動農業的多元化發展。通過精心設計的時間與空間配置,引入飼草種植的創新模式,建立新草田輪作體系,促進農業結構的優化與轉型升級。根據寵物飼草市場特點以及消費需求,推動特色產業向「精」-「細」-「深」方向發展,在提質增效上做文章,重點關注藥用價值的優質高產新型寵物飼草開發和培育,探索新的優質寵物飼草資源,開發中草藥功能性飼草,推出中草藥功能性寵糧系列產品。面對耕地政策管理要求,避免在耕地上種植多年生牧草,充分利用種植間隙,在未種植農作物的短期內閒置的農耕地(農閒田)、夏秋閒田種植高產優質一年生牧草,如飼用燕麥、小黑麥、多花黑麥草等;在果園隙地、四邊地(田邊、溝塘邊、路邊、宅邊)等種植多年生牧草。2018年,雲南省利用農閒田種草16.59萬hm²,到2021年,農閒田種草達26.48萬hm²,比2018年增加了9.89萬hm²,增長59.60%,若農閒田利用率提高到80%,按2021年人工草地產草量核算,則可提供不低於660t以上飼草料。寵物飼草的種植利用農村的林下空間或河溝淺灘等邊際土地,這樣不僅不會與畜牧飼草和傳統農業用地產生競爭,還能有效利用這些土地資源,增加農業的多樣性和可持續性。兩者在資源利用、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等方面可以實現共享與協同,共同推動整個飼草產業的繁榮。
(三)完善產業鏈體系形成
飼草行業現狀分析指出,寵物飼草產業發展需要從企業(合作社)生產、市場管理、科學研究和政策扶持上形成閉合環路,發展模式。在這一過程中,生產依賴於從種植、栽培、收穫、加工、貯藏到銷售的整個分鏈的高效運作;高校、科研機構發揮著關鍵的推動作用,通過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來加速產業的發展;政策的支持和保障是確保產業穩定增長的基礎,同時市場管理的動態變化對產業的發展方向和速度具有決策性作用。現如今,政府對飼草種植的扶持政策正逐步加強,政策條款日益精細化,受助對象界定更加清晰,尤其對新型經營主體給予了重點支持。下一步,發揮我國產業鏈完整的優勢,確立統一的種植補助準則。為促進寵物飼草產業的發展,扶持龍頭企業,建立產業標準,打通銷售渠道,直面消費群體。深度開發寵物飼草的功能價值,引進先進設備,支持草產品深加工,提升產品附加值,增強經濟效益。未來,寵物飼草生產需要加強質量控制、風險管理,提升科研投入,嚴格控制生產過程,加強品牌建設,開發功能型寵物飼草,主導個性化和定製化服務,以滿足市場需求,提升國際競爭力,這對於未來建立我國寵物飼草市場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隨著寵物經濟的快速發展,寵物飼草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然而,該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仍面臨諸多挑戰,如與畜牧飼草發展的矛盾、與消費者需求的矛盾以及科研投入與市場的矛盾等。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寵物飼草產業的健康發展。因此,未來需要從政策支持、土地利用、產業鏈完善、科研投入等多個方面入手,推動寵物飼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合理開發飼草資源,完善產業鏈體系,加強科研投入,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寵物飼草產業有望在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為滿足消費者對寵物健康和營養的需求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