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電子 資訊詳情
全球合作共謀AI發展新路徑——第二期人工智慧能力建設研討班在京啟幕
 人工智慧 2025-05-13 11:33:50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全球人工智慧技術加速發展,如何平衡技術創新與倫理治理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焦點。 第二期人工智慧能力建設研討班12日在北京正式啟動,來自34個國家及地區組織的37名代表齊聚一堂,圍繞推動人工智慧公平普惠發展、深化國際合作等議題展開深度探討。這一由外交部主辦、清華大學承辦的重要活動,標誌著中國在國際AI治理領域持續發揮引領作用。

  一、國際合作是推動人工智慧發展的核心路徑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人工智慧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研討班開篇即強調,人工智慧既是技術革命的機遇,也伴隨著數據安全與倫理挑戰。作為全球性公共產品,其發展需要各國摒棄零和思維,在技術研發、標準制定、風險管控等方面構建協同機制。通過此次研討班搭建對話平台,各方代表將共同探索符合多邊主義原則的合作模式,為破解「技術孤島」提供新思路。

  二、中國倡議為全球人工智慧治理指明方向

  在開班儀式中,主辦方特別指出,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人工智慧治理倡議》已獲得國際社會廣泛響應。該倡議倡導的創新開放、公平普惠等原則,與聯合國《全球數字契約》形成戰略呼應,為彌合技術鴻溝、保障發展中國家權益提供了行動框架。通過系統性能力建設支持,已開發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將共享AI紅利。

  三、能力建設助力破解數字鴻溝難題

  研討內容聚焦「人工智慧公平普惠」這一核心命題,特別關注全球南方國家在算力資源、人才培養等方面的現實需求。與會代表一致認為,通過知識轉移和技術援助等合作機制,可有效提升各國應對AI挑戰的自主能力。2024年聯大通過的中方主提決議,則為國際社會落實這些目標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多方協作推動人工智慧普惠性發展

  為期六天的研討將設置技術倫理框架構建、跨境數據流動規則等專題研討,深入探討如何讓AI創新成果惠及醫療健康、氣候變化等領域。代表們還將圍繞《全球數字契約》實施路徑展開磋商,力求形成更具操作性的國際合作方案。這種多邊協作模式,正是實現「不讓任何國家掉隊」目標的關鍵所在。

  此次研討班的舉行,標誌著人工智慧治理正從理念倡導走向務實合作新階段。 通過凝聚各國共識、強化能力建設紐帶,國際社會將加速構建包容可持續的人工智慧發展生態。當技術創新與全球治理深度融合時,人工智慧必將真正成為推動人類共同進步的力量源泉。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人工智慧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