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美國AI晶片管制政策轉向疊加沙特巨額投資計劃,引發全球算力產業鏈劇烈震盪。5月16日早盤,A股算力概念股集體爆發,立昂技術20%漲停,宏景科技股價刷新歷史新高,CPO板塊中瑞斯康達、博創科技等多隻個股漲幅超10%,反映市場對AI基礎設施建設的強烈預期。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十五五算力行業發展研究與產業戰略規劃分析預測報告》指出,美國政府宣布撤銷原定5月生效的《人工智慧擴散規則》,轉而推出新的半導體管制措施。這一政策調整將出口限制重點從晶片擴散轉移到維護技術主導權,允許向非競爭性國家放寬AI晶片供應。與此同時,沙烏地阿拉伯承諾投入6000億美元發展科技產業,並與英偉達、AMD等企業達成總額超百億美元的AI晶片採購協議。數據顯示,首批1.8萬塊英偉達最新Blackwell架構GPU已確定交付沙特人工智慧初創公司Humain。
政策變動將倒逼國內網際網路企業在大模型訓練中增加對國產算力設備的適配力度。當前中國頭部企業超過90%的大規模AI模型仍依賴進口晶片進行訓練推理,此次管制調整使英偉達等美國廠商產品供應前景存在不確定性。市場分析顯示,阿里、騰訊等科技巨頭近期已加速推進寒武紀、燧原科技等本土AI晶片企業的測試驗證工作。
沙特Humain公司計劃5年內建成超大規模智算中心的案例,印證了全球主要經濟體對AI基礎設施的投資熱情。國內方面,多個國家級算力樞紐項目正加速落地,阿里雲宣布將追加百億級資金擴建數據中心集群。Meta、微軟等國際科技巨頭2024年資本開支預算中,用於AI數據中心建設的部分同比增幅普遍超過35%,反映行業持續高景氣度。
儘管短期交易情緒受題材輪動影響出現分歧,但機構投資者正通過深度調研挖掘算力產業鏈核心標的。從伺服器液冷系統到光模塊升級,從GPU晶片設計到AI算法優化,各環節企業都在政策和技術雙輪驅動下迎來發展機遇。值得關注的是,國內頭部IDC企業在4月獲得的AIGC客戶訂單量環比增長80%,印證了真實需求端的強勁復甦。
總結而言,全球算力產業正經歷戰略重構期,美國技術管制政策的轉向既帶來短期市場波動,也加速了國產替代進程。沙特等新興市場的巨額投資則進一步驗證AI基礎設施的戰略價值。對於投資者而言,在關注政策動態的同時,需重點把握國內算力建設提速帶來的設備升級、算法優化和應用落地三條主線機會。隨著更多國家級智算中心項目進入實施階段,產業鏈各環節的頭部企業有望持續受益於這一長期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