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東南亞熱帶水果進入上市旺季,中國與南亞東南亞國家的跨境物流通道迎來新高峰。5月13日,一列滿載797噸榴槤、山竹等熱帶水果的國際貨運列車順利抵達雲南昆明王家營西站,同時另一批來自寮國、泰國的4000件水果也完成分撥作業。作為"一帶一路"關鍵物流動脈,中老鐵路正通過高效的運輸網絡和創新服務模式,持續推動區域農產品貿易發展。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水果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5月榴槤等熱帶水果進入銷售旺季以來,中老鐵路國際貨運列車的運輸量屢創新高。統計顯示,僅4月中旬至5月初,經該線路運輸的東南亞水果總量已突破2萬噸,日均運量超過2000噸。其中榴槤作為明星產品,金枕、貓山王等優質品種占比顯著提升,主要供應昆明本地市場及國內其他城市。
為應對激增的運輸需求,鐵路部門實施了一系列針對性措施。通過科學調配平板車資源,已選配524輛質量合格車輛用於水果運輸,並針對榴槤集中上市情況增開2列"瀾湄快線"班列。同時優化調機取送作業流程,確保裝卸後的空平板車快速補充至指定股道,實現運力利用效率最大化。
為滿足生鮮農產品的特殊需求,鐵路部門強化冷鏈運輸能力。截至5月11日,累計向中老鐵路輸送標準冷鏈箱3186隻,有效提升水果保鮮水平。通過加強冷鏈箱與車底銜接管理,確保每個貨櫃都能精準匹配運輸計劃,最大限度減少貨損風險。
昆明王家營西站建立"三優先"作業機制,對水果班列實施編組、取送、檢查全流程加速。要求入境水果在抵達後90分鐘內完成調車並進入卸貨環節,實現運輸各環節無縫銜接。該措施使榴槤等高時效性貨物的到站停留時間壓縮30%以上,顯著提升市場供應效率。
中老鐵路國際貨運通道的持續升級,不僅為東南亞熱帶水果提供了穩定高效的物流解決方案,更成為促進區域農業貿易合作的重要紐帶。隨著運輸規模和技術保障體系不斷完善,這條跨越山河的鋼鐵絲路正將更多優質農產品送入中國市場,同時助力沿線國家農戶共享中國超大規模市場機遇,在"一帶一路"框架下書寫新的經貿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