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雷達設備 資訊詳情
北交所問詢雷達:能之光新材料高增長背後的三重焦點
 雷達 2025-05-15 13:03:07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北交所上市審核過程中,企業業績真實性、毛利率波動及子公司經營風險成為監管關注的核心議題。能之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期披露的問詢回復函顯示,在經歷2023年淨利潤大幅增長後,其高分子助劑業務面臨下游需求變化與成本控制等多重考驗。

  一、業績激增背後的邏輯與質疑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雷達行業市場深度研究與戰略諮詢分析報告》指出,據招股書數據,能之光20212023年的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780.48萬元、1580.02萬元和4318.29萬元,其中2023年增幅顯著。公司解釋稱,業績提升主要源於產品結構優化與原材料成本下降的雙重驅動。具體而言,高毛利率產品的銷售占比提升至歷史高位,帶動整體盈利能力改善。

  北交所問詢函特別關注到,儘管下遊客戶如臨海亞東、杭州本松等在2023年出現業績下滑,但能之光同期收入逆勢增長是否具備可持續性。公司回應稱,新增訂單主要來自老客戶的採購量擴大及新開發的高價值項目,且客戶需求未呈現結構性萎縮態勢。

  二、毛利率躍升的真實性驗證

  2023年能之光主營業務毛利率從12%提升至16.85%,這一數據引發監管層對真實性的追問。公司指出,通過聚焦高端產品線(如光伏膠膜用助劑),高附加值產品的收入貢獻率同比提高超過20個百分點。例如,贛州生產基地的投產使新產品量產效率提升30%,進一步壓縮了單位成本。

  然而,北交所要求量化分析關鍵客戶毛利率突增的具體原因。能之光解釋稱,杭州本松等客戶的訂單結構中,定製化高分子材料占比上升,且通過配方優化降低了核心原料苯乙烯的消耗量。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繼續攀升至17.79%,印證了這一策略的有效性。

  三、贛州子公司的經營韌性考驗

  作為公司產能擴張的核心載體,子公司贛州能之光近兩年淨利潤分別為1645.65萬元和751.65萬元,呈現波動趨勢。北交所質疑其是否面臨短期償債壓力,尤其是2023年末淨資產僅增長6.2%的情況下。

  能之光回應稱,贛州基地採用"小批量、多批次"的柔性生產模式,承接了寧波工廠70%的新產品研發任務,且在手訂單覆蓋率達120%,資金鍊安全邊際充足。其財務數據顯示,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均高於行業平均水平,未發現重大償債風險。

  四、財務內控整改的長效性

  值得關注的是,能之光曾因關聯交易披露不完整等事項4次收到監管警示。問詢函要求說明整改措施是否徹底。公司強調已建立"三重審批+數位化對帳"機制,關鍵流程合規率從87%提升至99%,並引入第三方審計機構進行季度內控評估。

  總結:增長動能與風險平衡點

  能之光通過產品結構升級和產能優化實現了業績突破,但其高增長的持續性仍受制於下游市場需求波動及原材料價格不確定性。監管關注的核心矛盾——毛利率躍升的可持續性和子公司經營韌性——需依賴技術疊代與客戶粘性的長期鞏固。未來,如何在光伏、電子等新興領域深化布局,將成為衡量企業抗風險能力的關鍵指標。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雷達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