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春季農業生產進入關鍵階段,我國最大內陸河流域——塔里木河迎來灌溉高峰期。為保障流域內糧食安全與生態穩定,新疆相關部門通過科學統籌、精準調度,全力推進供水工作。目前流域累計完成4982.49萬畝次灌溉面積,以高效水資源管理為農業豐收注入強勁動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供水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部門強化「九源一干」系統化供水布局,通過優化水資源配置方案、加強骨幹水利工程檢修等措施,累計調配地表水59.64億立方米,完成年度灌溉任務的84.6%。針對不同區域農業需求特點,建立動態監測機制,重點保障小麥、棉花等糧食作物核心種植區用水,有效緩解了流域內春耕高峰期供需矛盾。
管理部門印發專項供水保障方案,將年度灌溉計劃細化分解到縣市、團場和具體引水口。通過與氣象、農業部門建立旬度會商機制,結合實時降水預測和作物需水規律動態調整供水節奏。創新採用錯峰輪灌模式,在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區實現水資源利用效率提升15%以上,為糧食穩產提供了精準支撐。
未來工作中將持續完善「預報預警預案」聯動體系,強化流域內各利益相關方的協作效能。通過衛星遙感與智能監測系統實時追蹤灌溉進度,動態優化生態補水與生產用水配比。預計本年度春灌將於5月底全面完成,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同時,為胡楊林等重要生態系統恢復提供穩定水源支撐。
塔里木河流域通過科學調度與多方協作,在春灌期間高效完成了既定任務,不僅有效緩解了農業生產用水壓力,更探索出內陸河水資源綜合管理的新路徑。隨著供水網絡智能化改造持續推進,未來將更好兼顧生態保護、糧食安全和區域發展的多元需求,為我國乾旱區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示範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