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總標題以「外貿」為核心,突出動態發展態勢)
今年前四個月,重慶市交出亮眼外貿成績單:進出口總值達2264.6億元,同比增長4.7%,增速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3個百分點。這一成績不僅展現了重慶作為內陸開放高地的強勁韌性,更折射出其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地位與多元化市場布局成效。
從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表現尤為亮眼,實現進出口988.1億元,同比增長15%,成為外貿提質升級的重要引擎;保稅物流規模持續擴大至475.1億元,增速達13.3%。值得關注的是,綜合保稅區作為開放平台的核心載體,貢獻了全市62.2%的外貿總值(1407.8億元),同比增長2.5%,凸顯其在吸引外資、集聚產業方面的樞紐作用。
市場主體方面,重慶民營企業展現強勁發展勢頭,前四個月進出口額達1124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3.1%;外商投資企業與國有企業分別貢獻915.1億元和223.7億元。更可喜的是,全市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數量突破3800家,同比增長13.5%,其中民營企業占比超九成(3389家),增幅達15.9%。這些數據印證了重慶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的成效,以及市場活力的有效激發。
在貿易夥伴布局上,東協繼續保持重慶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進出口規模達到391.6億元,同比增長13%;對拉美、中東和非洲等新興市場的開拓力度顯著增強,分別實現27.4%、17.1%和39%的高速增長。這種多元化市場策略有效分散了外部風險,為外貿穩定增長注入持續動力。
產品結構方面,重慶傳統優勢產業繼續領跑全國:筆記本電腦出口額477.2億元穩居全國首位;摩托車出口88億元,增速達71.3%,遠超全國平均水平32.2個百分點,位列全國第二;手機出口165.7億元同比增長12.9%,增幅高出全國16.9個百分點位居第五。同時,中間品出口493.9億元增長21.3%,貢獻了超過六成的出口增量,農產品出口也加速突破達5.9億元,同比增長21.7%。這些數據不僅體現了重慶製造的國際競爭力,更凸顯出產業鏈供應鏈的高效協同效應。
綜上所述,今年前四個月重慶市外貿延續穩中提質的發展態勢,在貿易結構優化、主體活力釋放、市場布局拓展和產業優勢強化等多維度實現突破性進展。隨著綜合保稅區功能升級與民營企業創新動能持續釋放,重慶正以更高水平開放的姿態在全球經濟版圖中書寫新的篇章。(結尾總結重申核心成果並展望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