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隨著電動自行車普及率的提升,相關消防安全問題日益凸顯。國家消防救援局在國務院部署下開展全鏈條整治行動,通過多部門協同、行業企業配合及公眾參與,有效遏制了電動自行車領域風險隱患,推動行業安全水平全面提升。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消防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自去年4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以來,各地各部門聚焦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使用等環節,強化全鏈條監管。數據顯示,整治行動開展後,全國範圍內涉及電動自行車的火災事故總量呈明顯下降趨勢,直接體現了綜合治理措施的有效性。
通過嚴格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推動企業改進電池質量與車輛防火設計,電動自行車產品的本質安全性得到顯著增強。行業標準的完善和生產環節的規範化管理,從源頭上減少了因產品質量引發的安全隱患。
針對群眾關切的停放及充電難題,各地加快公共設施配套建設,增設集中充電點位超10萬個,有效解決了供需失衡問題。同時,通過價格調控與政策引導,進一步降低了居民充電成本,減少了私拉電線等違規行為。
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打擊制假售假、非法拆改電池或加裝高容量電池等違法行為,累計查處違規經營主體數千家。執法力度的強化與消費者安全意識提升形成合力,使市場秩序持續向好發展。
通過開展老舊車輛回收置換和隱患排查行動,全國已淘汰不符合新國標電動自行車數百萬輛,極大降低了社會面火災風險。同時,各地建立的動態監測機制為精準防控提供了數據支撐。
在政策引導與專項整治雙重作用下,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及回收環節的規範化程度顯著提高。行業整體呈現出「優勝劣汰」態勢,合法合規企業市場份額擴大,消費者權益得到更好保障。
此次整治行動將持續至2023年底,國家消防救援局表示將協同相關部門進一步推動政策落地見效,重點鞏固已有成果並深化隱患治理。通過強化技術標準、完善基礎設施和提升公眾安全意識等多措並舉,我國電動自行車領域消防安全形勢有望實現長治久安,為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提供更堅實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