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通用機械 資訊詳情
「人形機器人+「產業協同加速 具身智能邁向規模化落地
 機器人 2025-05-19 13:48:12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網際網路巨頭與機器人企業的深度合作持續升溫,推動具身智能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產業應用。通過雲計算、大模型等核心技術賦能,人形機器人正加速滲透製造業、服務業及家庭場景。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具身智能市場規模已突破8634億元,行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隨著產業鏈協同創新的深化,具身智能有望在2025年實現規模化落地,成為人工智慧領域的重要增長極。

  一、網際網路巨頭深度布局推動技術突破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機器人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指出,以騰訊、華為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企業正通過戰略合作與技術輸出,加速人形機器人產業的技術疊代。騰訊已與智元機器人、越疆科技等頭部企業建立合作,圍繞機器人大腦訓練、智能控制及場景適配展開聯合研發。其依託雲計算基礎設施和音視頻解決方案,為合作夥伴提供從算力到應用的全鏈路支持。例如,越疆科技通過整合騰訊雲資源,加速推進「雲邊端」協同技術在製造業中的落地,推動人形機器人向更多行業滲透。

  華為則與優必選共建「具身智能創新中心」,共同探索「人形機器人+智慧工廠」的示範應用,並計劃推出聯合解決方案。百度智能雲同樣通過提供GPU算力平台及大模型服務,支持智元機器人、宇樹科技等企業優化算法能力。這種「技術賦能場景驗證」模式正成為行業發展的核心路徑。

  二、具身智能應用場景加速落地

  在製造業領域,美的集團自主研發的「美羅1號」人形機器人已進入洗衣機生產線實訓;小鵬汽車研發的IRON機器人則計劃2026年實現規模化量產。消費級場景中,樂聚機器人推出的搭載鴻蒙系統及盤古大模型的產品,可連續工作超1500小時,並在智能製造工廠完成百台交付。

  家庭服務與科研領域同樣取得進展:越疆科技通過優化人形終端的交互能力,推動產品向教育、養老等場景延伸;美團領投的自變量機器人已完成數億元融資,其技術儲備或加速居家服務機器人的商業化進程。這些案例表明,具身智能正從單一功能型設備轉向多模態、高適應性的產業生態。

  三、市場規模快速擴張 行業進入發展快車道

  行業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具身智能市場規模已達8634億元,預計2025年將進一步增長至9731億元。融資市場同樣活躍:自變量機器人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小米、阿里巴巴等企業通過投資布局產業鏈關鍵環節,推動技術與資本的深度綁定。

  分析人士指出,網際網路企業的入局不僅帶來算力和算法優勢,更重構了產業協作模式——通過整合雲端大腦與終端硬體,實現「感知決策執行」的閉環創新。這種協同效應將顯著降低研發成本,並加速具身智能從技術驗證轉向商業應用。

  結語

  當前,「人形機器人+」正成為人工智慧落地的核心載體。網際網路企業依託大模型和算力資源賦能產業鏈上下游,而機器人企業則通過場景實踐反哺技術疊代,形成「雙向驅動」的創新循環。隨著2025年量產元年的臨近,具身智能將在工業、服務、消費等領域釋放更大潛力,推動中國在全球人工智慧競爭中占據關鍵席位。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機器人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