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一季度數據顯示,我國通過結構性減稅降費等政策組合拳,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科技創新動能與製造業升級呈現顯著成效。稅務部門依託稅收大數據深化服務,確保政策紅利直達經營主體,在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的同時,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提供了堅實支撐。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製造業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在減稅降費政策的持續推動下,我國創新領域發展勢頭強勁。今年前4個月,高技術產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3.9%,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銷售收入增長33.6%,顯示科研成果向生產力轉化效率顯著提升。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銷售收入同比上漲9.7%,企業採購數位技術金額同步增長9.4%。這些數據表明,數實融合正加速推進,科技創新已成為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
製造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在政策支持下保持穩健增長態勢。今年前4個月,製造業企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7%,其中裝備製造業表現尤為突出:數字產品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分別實現12.6%和12.2%的增長。計算機製造與智能設備製造等先進位造業增速更為亮眼,同比增幅達23.8%和15.7%。稅收政策對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設備更新升級的支持,有效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推動行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邁進。
稅務部門通過深化「政策找人」機制,利用大數據實現稅費優惠直達快享,同時強化全流程風險防控。事前輔導幫助企業準確適用政策,事後掃描及時發現潛在違規行為,並嚴厲打擊騙取稅收優惠的違法行為,保障政策紅利精準惠及符合條件的企業主體。這一系列舉措既降低了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也維護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綜上所述,減稅降費與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形成良性互動。通過結構性政策的持續發力,科技創新動能不斷積蓄,先進位造領域加速突破,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趨勢更加明顯。稅收政策在助力新質生產力培育與製造業升級中持續發揮關鍵作用,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