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我國持續推進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在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的雙重推動下,人工智慧、新能源等前沿領域展現出強勁發展勢頭,為經濟高質量增長提供持續動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人工智慧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4月份數據顯示,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遠超同期全部工業增速3.9個百分點。這一亮眼表現彰顯了我國在高端製造領域的強勁競爭力。智能無人飛行器作為新興技術載體,其製造業增加值更是以74.2%的爆發式增長,成為產業升級的重要標誌。高技術產業與傳統產業的協同創新,正逐步形成覆蓋研發、生產到應用的完整鏈條。
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上,4月份產量同比增長38.9%,印證了綠色轉型的市場活力。與此同時,人工智慧大模型、人形機器人等前沿技術突破不斷湧現,不僅推動製造業向智能化方向躍進,更帶動相關服務業加速數位化進程。這些新興領域的快速發展,正在重塑產業生態格局,為經濟增長開闢新空間。
科技與產業的深度融合正催生乘數效應。人工智慧大模型在算力優化和場景適配上的突破,為人形機器人等複雜系統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這種跨領域協同創新模式,有效縮短了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距離,使科技創新成果能夠快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智能無人飛行器製造、新能源汽車研發等領域取得的顯著進展,正是這一轉化過程的最佳註腳。
綜上所述,我國通過深化科技與產業融合,已形成以高技術製造業為支柱、新興服務業為增長極、前沿技術創新為突破口的發展格局。隨著人工智慧等領域的持續突破,將進一步釋放產業發展潛力,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注入持久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