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金融業在服務實體經濟、防範化解風險、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中的作用日益凸顯。作為山東省內頭部券商,中泰證券日前發布《關於培育和弘揚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的工作方案》,通過系統化構建金融文化體系,將「忠誠、合規、創新、美美與共」的核心價值觀深度融入經營實踐,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複製的範本。這一舉措不僅強化了公司的治理根基,更彰顯了金融機構在服務國家戰略中的責任擔當。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金融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中泰證券將黨的創新理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在《工作方案》中提出四大核心舉措,涵蓋思想引領、價值涵養、活動載體和實踐沉澱。通過建立「健全工作格局」「激勵約束機制」等保障措施,推動文化建設與公司戰略目標深度融合。例如,「紅心如磐」黨建品牌、「共成之行」系列活動的開展,使「五要五不」理念在基層落地生根,形成全員參與的文化共建生態。
中泰證券通過文化建設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在多個領域取得顯著成效。2024年A股IPO過會單數達行業第五位,債券業務執業質量評價獲A類評級,體現了「看門人」責任的切實履行;通過幫扶22個縣實施產業項目、推動風險資產雙降等實踐,踐行了「守正創新」的經營哲學。數據顯示,公司全年助力企業股債融資超1500億元,服務實體經濟質效顯著提升。
在合規底線管理方面,中泰證券通過強化績效考核、警示教育等手段,將廉潔從業要求嵌入業務全流程。子公司萬家基金、中泰資管的主動管理產品長期業績穩居行業前列,印證了穩健經營與創新發展的平衡之道。未來公司將持續深化文化品牌建設,以「成人之美」的格局推動金融資源向綠色經濟、鄉村振興等領域傾斜。
總結:
從中泰證券的實踐路徑可見,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的培育不僅是價值理念的輸出,更是貫穿戰略執行、風險管控和客戶服務的系統工程。通過將文化建設轉化為可量化的經營成果和社會效益,該公司在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彰顯了頭部券商的責任與擔當。這種以文化軟實力驅動硬發展的模式,為行業提供了兼具理論深度與實踐溫度的發展範例,將持續助力金融強國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