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5月20日
近日,浙江省內一場圍繞「盈都來」品牌更名及商標註冊的商業動態引發關注。有消息稱,某商場將原名稱「胖都來」調整為「盈都來」,而其股東方此前已申請多枚關聯商標。這一系列動作不僅涉及地域性市場競爭,更折射出企業對品牌標識保護的戰略布局。
據公開信息顯示,浙江某商業管理公司於2025年2月註冊成立,並以「胖都來」為名開展線下零售業務。該名稱因與河南知名零售品牌「胖東來」高度相似而引發輿論討論。然而,在運營數月後,商場方宣布更名為「盈都來」,並同步推進商標註冊流程。這一調整被解讀為對企業名稱潛在法律風險的規避嘗試,同時也試圖通過重新定位強化自身市場辨識度。
天眼查數據顯示,該商場的實際控制方——浙江藝淘服飾有限公司和浙江盈都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近期密集提交了多組關聯商標申請。其中,「肥都來」商標覆蓋廣告銷售、服裝鞋帽等領域;而「盈都來」則聚焦於皮革皮具及建築材料等類別。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商標當前均處於等待實質審查階段,尚未完成最終註冊。
此次事件凸顯了企業在品牌命名時面臨的多重挑戰:一方面需確保名稱不侵犯既有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則要通過快速布局搶占市場先機。儘管兩家股東公司選擇以「盈都來」替代原名,但其此前申請的「肥都來」商標仍可能引發進一步爭議。分析人士指出,此類操作既是對區域消費市場的試探,也反映了企業試圖在名稱相似性與法律合規間尋求平衡。
總結
從商場更名到商標密集註冊,「盈都來」的動態折射出商業實體對品牌標識的高度重視。儘管當前商標狀態尚未定論,但這一案例已為行業敲響警鐘——在追求差異化競爭的同時,企業需更加謹慎地評估名稱與商標的法律風險,並通過提前規劃降低潛在糾紛成本。未來此類事件的發展,或將持續影響零售業及智慧財產權領域的市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