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隨著休閒零食市場的蓬勃發展,專注於梅類產品生產的溜溜果園重啟上市計劃引發關注。從2019年首次終止IPO到今年衝刺港股,這家以「溜溜梅」品牌聞名的企業在經歷渠道轉型與資本壓力後,正試圖通過資本市場實現新一輪增長。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果園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分析報告》指出,溜溜果園的核心產品包括梅干零食(占比60%)、西梅及梅凍。2024年公司營收達16.16億元,其中西梅和梅凍分別以35.5%和33.5%的複合增速推動增長。值得關注的是,今年業績增速顯著提升至22.4%,主要源於直銷渠道的戰略調整:通過綁定零食量販店(如鳴鳴很忙、好想來體系),直銷收入占比從2018年的14%猛增至59.2%,帶動前五大客戶貢獻超33%營收。這一轉型不僅重塑了銷售結構,更成為業績爆發的關鍵引擎。
儘管今年綜合毛利率降至36%(2022年為38.6%),但公司通過費用管控實現淨利率逆勢提升至9.14%,較2022年的5.83%增長超50%。銷售費用率從24.08%壓縮至19.19%,管理費用率也下降0.8個百分點。這種降本增效與大客戶規模化採購帶來的成本優勢直接相關,尤其梅干零食毛利率雖從39.6%降至32.1%,但規模效應抵消了部分壓力。
公司面臨顯著的營運資金挑戰:截至今年末,存貨達5.24億元(占總資產31%),周轉率僅2.18次,低於行業平均水平。同時,因A輪投資者行使贖回權導致現金流出超2.6億元,疊加3.21億元短期借款與金融負債壓力,資產負債率達63%。通過D輪融資補充0.75億元後仍需依賴IPO緩解資金鍊風險,尤其是若今年未上市,還需面臨約8000萬元的D輪贖回義務。
行業數據顯示,梅製品零食未來五年增速或達13.65%,天然果凍更以近40%增速領跑。若公司能維持現有增長態勢,五年營收有望翻倍。參考港股食品飲料板塊18.7倍平均市盈率,按今年淨利潤1.48億元測算,估值約27.68億元,較D輪增值26%。但需注意歷史業績波動與存貨管理短板可能影響溢價空間。
總結
從溜溜果園此次衝刺IPO的動因可見,其發展軌跡與休閒食品行業結構性變革深度綁定。通過抓住線下零食店紅利實現業績躍升,在毛利率承壓下優化費用結構提升淨利率,同時面臨資金鍊壓力倒逼加速資本化進程。這一案例既展現了傳統零食品牌在渠道變革中的轉型路徑,也揭示了中小企業在融資市場中的生存挑戰。資本市場能否給予其合理估值,不僅關乎企業當前財務健康度,更取決於未來在產能效率與新品矩陣上的持續突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