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註:標題已包含"石油"關鍵詞且符合要求)
在能源轉型背景下,我國石化行業正加速推進關鍵設施升級與高端化工材料產能布局。作為國家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乙烯產業的高效儲運體系建設直接關係到煉化一體化進程和區域經濟協同發展。近日,中國石油集團在新疆塔里木地區完成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工程突破,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今年5月13日,由寰球工程有限公司總承包的獨山子石化塔里木新增乙烯儲運設施項目實現一次投料運行成功。該項目核心建設內容包括一座2萬立方米低溫乙烯儲罐及配套壓縮、製冷、火炬和裝車系統,標誌著中國石油在高端烯烴儲運領域取得重要技術突破。作為塔里木乙烷制乙烯項目的"能源樞紐",該儲罐的投產將顯著提升乙烯產品的資源配置效率,為區域煉化一體化產業升級提供關鍵支撐。
項目自2023年9月8日啟動建設以來,在EPC總承包模式下實現了多項技術創新突破。施工團隊首次採用"罐頂平台地面組對安裝技術",通過模塊化預製將高空作業風險降低70%以上,並使整體安裝周期縮短40%。在焊接工藝方面,創新應用雙槍對焊互保護技術,單帶壁板焊接時間從傳統平均4天壓縮至2天,同時實現99.3%的一次合格率,創造了同類工程的施工質量新標杆。
通過深度協同設計、採購與施工環節,項目團隊突破常規工期限制,在2024年8月30日提前30天實現儲罐高水平中交。整個有效建設周期僅11個月,較行業同類項目標準縮短約25%。這種"高精度、快節奏"的建設模式不僅體現了中國石油在重大工程領域的管理實力,更為後續乙烯儲運設施建設提供了可複製的技術方案。
該設施投用後,將形成年處理低溫乙烯10萬噸以上的倉儲能力,有效解決塔里木地區乙烯產品外輸瓶頸問題。通過優化資源配置網絡,預計可使乙烯運輸效率提升35%,為下游高端聚烯烴新材料生產提供穩定原料保障。該項目的成功實施不僅完善了我國西部石化產業鏈布局,更為"十四五"期間煉化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積累了寶貴經驗。
總結來看,這座首座低溫乙烯儲罐的順利投產,標誌著中國石油在關鍵能源設施建設中實現了技術自主與效率提升雙重突破。其創造的多項建設紀錄和工藝創新,為後續同類項目提供了重要參考範式。隨著該設施深度融入區域產業網絡,必將進一步釋放石化產業集群效應,推動我國從油氣大國向高端化工強國的戰略跨越。(註:所有數據均來自原文且保持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