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行業現狀分析報告主要分析要點有:
1)石油行業生命周期。通過對石油行業的市場增長率、需求增長率、產品品種、競爭者數量、進入壁壘及退出壁壘、技術變革、用戶購買行為等研判行業所處的發展階段;
2)石油行業市場供需平衡。通過對石油行業的供給狀況、需求狀況以及進出口狀況研判行業的供需平衡狀況,以期掌握行業市場飽和程度;
3)石油行業競爭格局。通過對石油行業的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購買者的討價還價能力、潛在競爭者進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業內競爭者現在的競爭能力的分析,掌握決定行業利潤水平的五種力量;
4)石油行業經濟運行。主要為數據分析,包括石油行業的競爭企業個數、從業人數、工業總產值、銷售產值、出口值、產成品、銷售收入、利潤總額、資產、負債、行業成長能力、盈利能力、償債能力、運營能力。
5)石油行業市場競爭主體企業。包括企業的產品、業務狀況(BCG)、財務狀況、競爭策略、市場份額、競爭力(swot分析)分析等。
6)投融資及併購分析。包括投融資項目分析、併購分析、投資區域、投資回報、投資結構等。
7)石油行業市場營銷。包括營銷理念、營銷模式、營銷策略、渠道結構、產品策略等。
石油行業現狀分析報告是通過對石油行業目前的發展特點、所處的發展階段、供需平衡、競爭格局、經濟運行、主要競爭企業、投融資狀況等進行分析,旨在掌握石油行業目前所處態勢,並為研判石油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提供信息支持。 以下是相關石油行業現狀分析,可供參看:
據香港交易所披露,摩根大通對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H股的多頭持倉比例於2025年10月24日從5.44%降至5.43%。
高盛集團表示,原油市場 「期待已久的全球過剩局面已開始顯現」,該判斷援引了高頻衛星數據,以及國際能源署(IEA)和美國的官方庫存數據。高盛包括尤利婭・格里格斯比(Yulia Grigsby)在內的分析師在報告中指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原油庫存已出現增長,今年以來其顯性商業庫存日均增加 34 萬桶,占總庫存增量的四分之一。預計到 2025 年底,這一占比將升至總庫存增量的三分之一。高盛預測 2026 年第四季度布倫特原油價格將跌至每桶 52 美元,而俄羅斯原油產量的變化是該預測面臨的主要上行風險(即可能推高油價、使預測落空的風險)。儘管前景看空,但價格下跌速度可能較為緩慢 —— 一方面,即將到來的庫存增長已提前反映在當前價格中;另一方面,柴油煉油利潤率的堅挺也對需求形成支撐。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解讀2025年9月份CPI和PPI數據,PPI環比連續兩個月持平。本月PPI環比運行的主要特點:一是供需結構改善帶動部分行業價格明顯企穩。煤炭加工價格環比上漲3.8%,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價格上漲2.5%,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上漲0.2%,均連續兩個月上漲,光伏設備及元器件製造價格由上月下降0.2%轉為上漲0.8%;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鋰離子電池製造價格分別下降0.4%和0.2%,降幅比上月分別收窄0.6個和0.3個百分點。二是輸入性因素影響國內石油相關行業價格環比下降。國際油價下行帶動國內石油相關行業價格環比下降。其中石油開採價格下降2.7%,精鍊石油產品製造價格下降1.5%,有機化學原料製造價格下降0.6%,化學纖維製造業價格下降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