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投資 資訊詳情
利率下行驅動下的理財市場擴容與策略轉型
 理財 2025-05-21 08:40:21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貸款利率持續下調及存款收益吸引力減弱,銀行理財產品規模在2025年迎來顯著增長。截至5月20日,理財總規模已突破31.3萬億元,較年初增加約1.6萬億元,並延續了自4月以來的快速攀升趨勢。市場數據顯示,短期限產品成為規模擴張的核心動力,「存款替代」效應凸顯,同時「固收+」策略的興起及權益資產配置的探索,進一步推動理財市場結構優化。在降息預期下,機構普遍看好下半年債市與股市表現,理財規模或繼續穩步增長。

  一、利率環境寬鬆驅動理財規模突破31萬億元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十五五理財行業發展研究與產業戰略規劃分析預測報告》指出,2025年開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規模持續擴張。截至5月20日,總規模達到約31.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6萬億元,較2024年12月末的29.68萬億元顯著提升。這一增長與存款利率下調密切相關:自5月中旬起,多家國有銀行同步降低活期及定期存款掛牌利率,其中活期利率降至0.05%,各期限定存利率普遍下調0.15~0.25個百分點。在此背景下,理財產品的「存款替代」效應顯著增強,尤其在4月後資金面寬鬆疊加貿易避險需求增加,推動理財市場獲得增量資金流入。數據顯示,僅前四個月中,3月因季末波動規模短暫下降1.11萬億元,但4月單月便大增2.2萬億元。

  二、短期限產品主導擴張,「固收+」策略悄然升溫

  從產品結構看,短期限理財產品成為規模增長主力。截至5月中旬,每日開放型產品規模達11.3萬億元,占比超三分之一;而1個月(含)以下期限的產品規模較年初上升逾8000億元至5.9萬億元,顯示出投資者對高流動性、低風險產品的偏好。這一趨勢與公募貨幣基金形成競爭:當前理財現金管理類產品收益率普遍高出貨幣基金約30~50個基點,成為吸引存款資金的核心優勢。

  與此同時,「固收+」策略的熱度逐步上升。儘管權益資產在理財產品中的占比仍控制在5%以內,但部分機構開始探索通過港股等權益配置增厚收益。例如,一季度恒生指數漲幅超15%,推動部分布局港股ETF的「固收+」產品淨值增長率突破4%,顯著高於純債類產品表現。民生理財、青銀理財等機構近期更推出混合類公募產品,將不超過40%資產投向A股及港股市場,兼顧風險與收益目標。

  三、降息周期延續下市場預期樂觀,權益策略或成新增長點

  當前市場普遍預計下半年仍有一次10~20BP的政策性降息,這將進一步壓低債券收益率曲線。機構分析顯示,3個月以內短端利率可能震盪下行,而長債收益率波動區間將收窄至1.5%~1.8%,為固收類理財提供穩定基礎收益。

  對於權益資產配置,儘管當前規模占比有限,但港股策略的探索已初見成效。例如,部分「固收+」產品通過參與人形機器人、科技股行情,在一季度實現3%以上的年化收益率。隨著中美貿易關係緩和及逆周期政策發力,機構認為權益類資產或為理財市場提供新的增長空間。

  總結

  2025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規模在利率下行與存款分流的雙重推動下突破歷史高點,短期限產品與「固收+」策略成為核心驅動力。儘管權益配置仍以穩健為主,但其潛在收益優勢已引發機構布局興趣。未來,在降息周期延續及股債市場雙牛格局支撐下,理財規模有望繼續穩步擴張,而如何平衡流動性、收益性與風險控制,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關鍵課題。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理財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