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熔鹽儲能是一種利用熔融鹽(通常是硝酸鹽或氯化物鹽等)儲存熱能的技術。近年來全球能源轉型背景下,進一步推動熔鹽儲能市場發展。以下是2025年熔鹽儲能市場前景分析。
2022年我國熔鹽儲能新增裝機容量為50MW,累計裝機容量為588MW,占國內儲能產業裝機總量的1%,熔鹽儲能的滲透率還有待提升。熔鹽儲能技術在光熱發電領域的應用最為成熟。據《2025-2030年中國熔鹽儲能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截至2023年底,我國兆瓦級規模以上光熱發電機組累計裝機容量為588MW,在建和擬建光熱發電項目約43個,裝機容量480萬千瓦,均配置8—16小時熔鹽儲能系統。這表明熔鹽儲能在光熱發電領域具有巨大的市場需求。
近年來,隨著全球能源轉型的加速推進,熔鹽儲能項目在中國得到了快速發展。據熔鹽儲能市場前景分析預測,到2030年,國內熔鹽儲能裝機容量有望超過16GW,總投資規模更是將突破2000億元大關。在這一背景下,熔鹽吸熱器作為熔鹽儲能系統的核心部件,其市場需求也將迎來爆發式增長。預計到2030年,熔鹽吸熱器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百億元級別。
熔鹽儲能市場前景分析從產業鏈來看,熔鹽的主要成分為硝酸鈉、硝酸鉀鹽,是較為常見的化學材料,目前國內熔鹽供應和化鹽服務較為成熟。同時,熔鹽儲熱系統中還需配備熔鹽泵、熔鹽罐、蒸汽發生器、保溫材料、玻璃等關鍵設備,以防止熔鹽凍堵,因此一次性投資規模較大。經過光熱發電配儲市場培育,熔鹽儲熱產業鏈發展較為成熟。若市場需求進一步擴大,產業鏈投資成本有望下降。
近年來,我國政府在國家層面上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儲能產業發展的政策。例如,在2021年10月發布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中明確指出,至2025年,新型儲能設施的裝機容量目標被設定為超過3000萬千瓦。而到了今年3月份,《「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再次強調了加快各類新型儲能技術的大規模應用步伐,特別提出了要大力推動電源側儲能設施的發展,並積極倡導用戶側儲能技術多元化和廣泛應用的戰略布局。這些舉措共同體現了國家對儲能產業作為構建現代能源體系、實現低碳轉型重要支撐的高度重視與持續推動。
隨著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的增加,電力供應的波動性增強,亟需大規模儲能系統進行調節。熔鹽儲能能夠提供快速響應的調頻服務,提升電網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各國政府紛紛出台支持儲能技術發展的政策,提供資金補貼、稅收優惠等措施,促進熔鹽儲能技術的應用。
未來,熔鹽儲能將在以下幾個方面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成熟和成本的降低,熔鹽儲能將在電力系統中實現大規模應用。除了電力調節,熔鹽儲能還將在工業餘熱回收、集中供熱等領域發揮作用。加強與國際先進技術的交流與合作,提升技術水平,拓展國際市場。藉助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實現儲能系統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系統效率和可靠性。
總體看來,熔鹽儲能作為一種高效、經濟的儲能技術,在全球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展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和碳排放國,正在積極推動儲能技術的發展,熔鹽儲能將在未來能源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