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行業動態綜述】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關鍵零部件的創新與配套能力成為產業鏈競爭的核心要素。作為國內領先的高端連接器供應商,中航光電憑藉在軍用領域的技術積澱,正持續向新能源汽車市場輸出高附加值產品解決方案,其業務布局與戰略轉型方向備受行業關注。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光電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中航光電針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需求打造的智能網聯、高壓互連、Busbar及充換電系統四大核心技術平台已實現規模化應用。其中,高壓互聯繫統憑藉其在超快充電領域的性能優勢,成為公司服務主流車企的核心抓手;而Busbar產品則通過模塊化設計有效降低整車線束複雜度,在提升能效的同時滿足輕量化需求。目前相關技術成果已成功導入國內頭部新能源車企及國際一流設備廠商供應鏈體系。
公司依託全產業鏈協同優勢,與全球前十大新能源汽車品牌中的七家建立深度合作,同時在充換電站建設領域占據顯著市場份額。這種多維度的客戶覆蓋策略有效對沖了單一市場的波動風險,並為產品疊代提供了真實場景驗證基礎。例如,在高壓快充領域通過與設備廠商聯合開發,已實現480kW超充樁配套產品的批量交付。
儘管面臨材料成本上漲等外部壓力,公司通過持續的技術升級和規模化生產管理,使核心產品保持高於行業均值的毛利水平。具體來看,智能網聯組件因集成化程度提升帶來單件價值量增長23%,而Busbar產品線通過工藝優化將單位能耗降低18%。這種以技術創新對沖成本壓力的能力,成為支撐公司毛利率穩定在25%-30%區間的主引擎。
面對智能電動化帶來的產業變革,中航光電正推進"產品+服務"雙輪驅動模式。一方面加大800V平台高壓連接器等前瞻性技術投入;另一方面通過自建測試驗證中心完善充換電系統整體解決方案能力。這種縱向延伸的戰略布局不僅鞏固了現有客戶黏性,更打開了後市場運維服務的新盈利空間。
【戰略展望】截至2025年5月,中航光電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業務規模較五年前增長超6倍,並已形成"核心技術自主化-生產製造精益化-客戶服務一體化"的完整發展路徑。隨著高壓快充、車路協同等新興需求持續釋放,公司通過深化戰略轉型構建的技術護城河效應將愈發顯著,有望在全球電動化進程中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與行業話語權。(數據來源:企業公開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