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電子商務持續下沉的浪潮中,某山東輪胎品牌通過電商平台的戰略布局,成功將產品覆蓋至青藏高原、內蒙古草原等偏遠地區,實現了銷量的跨越式增長。數據顯示,該品牌2024年西部市場單月銷量突破萬條,部分省份同比增幅超300%,印證了電商渠道對區域消費市場的深刻重塑。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輪胎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過去受限於高昂的運輸成本,發往西藏等地區的訂單占比長期不足5%。但自2024年9月電商平台推出中轉費減免政策後,企業果斷放開發貨限制,將一段運費降至合理區間。以單條輪胎18公斤、原價每公斤20元計算,物流成本較之前降低近40%,直接推動偏遠地區訂單量占比升至20%。這一改變使青藏高原與呼倫貝爾草原的消費者得以便捷獲取物美價廉的輪胎產品。
針對西部省份冬季嚴寒多雪的特點,企業重點推廣300-500元價位的高性能雪地胎。這類產品通過專利花紋設計,在抓地力和排水性上表現優異,契合當地複雜路況與降雪需求。平台數據顯示,2024年冬季訂單量呈指數級增長,單月峰值突破萬條。內蒙古地區憑藉占偏遠銷量40%的表現,成為該品類最大市場。
企業通過自主研發輪胎花紋技術建立核心競爭力,目前擁有四項專利花紋設計。研發流程融合計算機模擬與實地測試:先構建數位化模型測算排水槽寬度等參數,再經道路實測驗證降噪及摩擦性能。這種投入使205mm胎寬的家庭車型輪胎成為平台爆款,帶動整體線上銷量占比達60%。
2025年4月啟動的「千億扶持計劃」,進一步強化了對西部市場的支持力度。通過定向流量扶持與消費券補貼,該品牌在政策落地首月實現銷量10倍增長,與歷史峰值持平。平台延續中轉費減免的同時,還協助企業優化300餘種輪胎型號的產品頁描述,提升用戶購買決策效率。
隨著供應鏈體系擴展至山東、安徽、吉林三省,該品牌已開設25家線上店鋪,月銷輪胎達7萬條。未來計劃針對高原複雜地形開發定製花紋,並投入資源強化雪地胎產能。這種區域化生產策略不僅響應了平台政策導向,更通過產品適配縮小東西部消費體驗差距。
從物流成本困局到市場增量突破,這家山東企業的轉型之路折射出電商賦能實體產業的深層價值。通過技術創新與渠道下沉雙輪驅動,輪胎等日常消費品正跨越地理鴻溝,在西部大地構建起新的商業生態。隨著平台持續加碼政策扶持,這種"西進效應"有望催生更多區域消費增長極,為實體經濟注入澎湃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