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5月21日,隨著騰訊雲AI峰會釋放重磅信號及資本市場活躍表現,人工智慧產業迎來關鍵進展期。從技術創新到資本布局,從政策催化到應用落地,AI產業鏈正經歷前所未有的發展動能轉換,為科技賽道注入強勁活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人工智慧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5月21日,騰訊雲在北京舉辦的AI產業應用峰會上強調,生成式AI的可用性已從「量變」邁向「質變」。通過深化大模型研發、智能體交互、知識庫構建及基礎設施優化四大核心方向,騰訊加速推進AI技術落地。值得關注的是,微信生態接入DeepSeek系統後,國產大模型市場滲透率顯著提升,進一步鞏固了本土AI技術的競爭力。
當日A股市場呈現先抑後揚走勢,人工智慧板塊逆勢反彈。科創板人工智慧指數成份股表現亮眼,中郵科技單日漲幅超14%,復旦微電、石頭科技等多隻個股漲超2%。作為行業風向標,科創板人工智慧ETF(588930)近10個交易日累計淨流入資金達7026萬元,顯示出市場對AI主題的持續關注與信心。該ETF覆蓋算力晶片、大模型、機器人等全產業鏈,前五大重倉股權重占比47%,兼具行業代表性和彈性優勢。
宏觀層面,國際局勢為AI發展提供新動能。美國政府近期在AI領域的多項舉措引發市場高度關註:包括與中東國家合作的200億美元數據中心計劃,以及雲計算巨頭與區域夥伴共建人工智慧特區等動作,均加速了技術全球化布局。同時,出口管制政策鬆綁進一步釋放產業鏈活力,晶片、算法等環節企業迎來發展窗口期。
從數據中心算力升級到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AI技術正滲透至各行業核心場景。科創板人工智慧指數的五大覆蓋行業中,電子與計算機作為基礎層支撐,機械設備與家電則體現應用端創新活力,通信網絡為數據傳輸構建高速通道。這種全產業鏈協同效應,使得AI不僅成為科技股盈利增長點,更可能重構未來產業競爭格局。
總結:站在技術拐點之上
當前人工智慧領域呈現「技術突破-資本加碼-場景落地」的良性循環。騰訊等頭部企業的持續投入、資本市場對ETF產品的青睞,以及全球政策環境的優化,共同構成AI產業發展的三重引擎。隨著大模型性能提升與應用邊界擴展,以科創板為代表的創新板塊有望繼續引領科技投資浪潮,為投資者捕捉技術革命紅利提供核心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