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端裝備製造業快速發展,港口作為外貿物流樞紐的作用日益凸顯。2025年開年以來,遼港集團依託東北地區核心轉運節點優勢,通過強化資源整合、創新服務模式、深化產業協同,為國產大件設備出口構建全鏈條港口服務體系。數據顯示,1-5月大連港貨櫃碼頭完成地鐵車廂等10件大件貨物裝卸,營口港單月裝運60餘輛工程車輛駛向東南亞,各港區累計作業大件設備超32萬噸,展現出強勁的外貿增長動能。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製造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營口港依託大件設備專用泊位與堆場資源,通過精準對接腹地客戶需求實現服務升級。4月以來該港六公司深入東北三省製造業企業調研生產計劃,提供從集港到出運的全流程港口解決方案,單月完成3600噸工程車輛出口東南亞。針對超長、超重設備作業需求,營口港提前規劃前沿堆場並優化資源配置,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將運輸成本降低15%以上。憑藉專業能力,該港區今年已實現大件設備吞吐量同比增長27%,創下單件520噸設備裝船紀錄。
大連港貨櫃碼頭通過優化船舶調度與作業銜接,在五一假期期間連續完成3艘次地鐵車廂及風電設備裝卸。其創新實施的"節前預案+動態調整"機制,使單件平均作業時間縮短20%,1-4月累計處理大件貨物34件,同比激增3.25倍。散雜貨碼頭分公司則以拼船業務為核心抓手,聯合物流商與船公司定製化服務方案,截至當前已完成80艘次設備拼裝發運,吞吐量突破15萬噸。通過整合港口倉儲、裝卸及多式聯運資源,有效提升了裝備製造業的出海效率。
大連長興島港主動延伸服務鏈條,在港區建設設備組裝平台,為腹地裝備製造企業提供"製造-加工-轉運"一體化解決方案。該模式使設備轉運距離縮短30%,助力某風電企業年節省物流成本超千萬元。藉助區域風電產業發展的東風,長港口針對周邊企業開展定製化推介,1-5月風電設備作業量同比增長48%。通過強化與裝備製造商的戰略合作,港口已發展成為東北地區重要的臨港加工轉運基地。
遼港集團持續深化"一港六區"協同機制,以大連港為核心樞紐聯動營口等港區形成網絡化布局。其開發的智能調度系統可實時監控貨物狀態與船舶動態,使大件設備在港中轉效率提升40%。通過建立客戶需求快速響應機制和風險預警體系,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實現作業效能最大化。截至5月中旬,遼港集團今年累計完成外貿設備出口超2.2萬立方米,為"中國製造"走向世界提供了穩定高效的物流支撐。
結語
作為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支點,遼港集團通過專業化碼頭建設、多式聯運網絡優化和產業服務深化,持續提升大件貨物作業能力。在裝備製造全球化競爭中,港口正從傳統裝卸節點升級為綜合服務平台,以更高效的物流保障、更精準的服務供給助力國產設備拓展國際市場。隨著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遼港集團將持續釋放資源潛能,為"中國製造"揚帆出海注入更強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