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當前,跨境電商市場正迎來新一輪增長浪潮。隨著6·18大促臨近,中國外貿商家與平台積極籌備海外促銷活動,服飾、美妝、消費電子等品類訂單持續攀升。數據顯示,跨境交易窗口期的物流效率提升和新興市場的多元化需求釋放,為中國製造開拓全球市場注入新動能。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跨境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5年開年以來,中國外貿商家迎來跨境訂單增長新周期。家居建材企業生產線滿負荷運轉,部分商家單周訂單額同比小幅上漲;服裝及配飾、美妝、3C產品等品類穩居熱銷前列。值得關注的是,汽配用品以62%的同比增長率成為增速最快的細分領域,機械設備和新能源產品分別增長46%與42%,顯示全球市場對中國製造技術升級的認可。
某外貿商家透露,近期客戶對交貨周期的要求顯著提高,部分訂單甚至要求空運加急處理。這折射出海外買家對中國供應鏈時效的依賴,也推動企業加速優化生產與物流流程。
除歐美傳統市場外,拉美、南美等新興區域跨境包裹量激增。菜鳥國際快遞數據顯示,巴西4月跨境包裹環比增長超80%,墨西哥等國在5月底因關稅政策調整進一步推高訂單需求。與此同時,中小商家正通過跨境電商平台觸達更廣闊市場——例如某房車配件企業與歐洲客戶從產品開發階段合作,針對當地市場需求定製遮陽篷設計,並已進入樣品驗收階段。
阿里國際站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跨境平台已形成「美國增速恢復+新興市場高速增長」的雙輪驅動格局。通過優化流量分配機制和本地化營銷活動,中國商家正加速搶占海外B端客戶資源。
為應對訂單高峰,跨境電商平台持續強化基礎設施布局。菜鳥國際站已將海外倉服務擴展至建材等大宗商品領域,並計劃在6月大促期間推出更多物流解決方案以降低成本。不過,商家仍呼籲平台進一步細化品類劃分和流量分配機制——例如針對快消品、技術型細分賽道提供差異化支持,幫助具備核心技術的中小商家突破市場壁壘。
「我們期待通過6·18等節點活動,將中國供應鏈優勢轉化為全球競爭力。」某建材行業從業者表示,「尤其在支付便捷性與海外倉覆蓋密度方面,平台可為更多『小白商家』降低出海門檻。」
總結:跨境生態升級推動中國製造全球化
從訂單數據到市場需求的結構性變化可見,跨境電商已成中國外貿增長的核心引擎。通過精準扶持政策、物流網絡優化及定製化服務能力提升,行業正加速構建「技術驅動+市場多元化」的新競爭格局。隨著6·18大促臨近,一場由中小商家主導的跨境貿易熱潮即將開啟,為中國製造搶占全球份額注入持續動力。